抗战时期在长兴编辑、发行,承担着报道国内外时局动向和敌后战争形势任务的《苏南报》,报社设在白岘乡五通村缠岭自然村,编辑部位于庄头自然村。
建党90华诞之际,长兴白岘五通山,风展红旗如画。记者沿盘山公路而上,依着溪流淙淙、翠竹绵延的山腰,缠岭自然村《苏南报》社那三间二进的清末小木楼就隐蔽在铁杆扎枝的银杏林中。
《苏南报》的前身是新四军十六旅政治部主办的《火线报》。《火线报》由红三军团在福建创刊,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由新四军第二支队接办,皖南事变后,第二支队改编为十六旅,继续出版发行《火线报》。1941年,《火线报》社成立。
据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副馆长章志敏介绍,1943年冬,新四军十六旅追敌南下,年底,旅部进驻长兴槐坎仰峰岕。《火线报》也跟随部队战斗的足迹,来到了长兴。随着战斗形势的新发展,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在十六旅政治部《火线报》编辑部的基础上,成立《苏南报》社,作为中共苏皖区机关报。1944年10月10日,在新四军十六旅缴获敌伪旧式铅印机器,并完成购买印刷机、铸字铜模和手摇铸字机等筹备工作的基础上,《火线报》社正式与中央苏皖区党委内部刊物《团结》社合并,创办《苏南报》,发行报纸。当时由于报社地点较为偏僻,报纸印刷完毕打包后,都是用毛驴运输,由士兵荷枪实弹护送,从一条现已被灌木阻挡着的石径山道送出。
据资料记载,《火线报》出至第259期时(1944年10月7日),在浙江长兴白岘终刊,《苏南报》期数连接《火线报》,从260期开始,为铅印四开八版3日刊,秘密印刷,公开发行,而且发行范围也从原来的军队拓展到地方。《苏南报》由苏皖区党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欧阳惠林任社长兼总编辑,储非白任副社长兼党支部书记,谷力虹任副总编辑,下设编辑部(含电台)、印刷厂、发行社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最多时有50多人,较为集中地居住在一户俞姓农户家中。
翻开第291期的《苏南报》,上面对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报道,精彩的社论更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国的抗战形势,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斗志。记者翻阅了部分其他期刊的报纸,当年的战斗情形浮现在眼前。报纸对长兴战役大捷后,城内日伪的慌乱、新四军战士的英武以及城内群众的欢喜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抗战场面。
章志敏说:《苏南报》的出版发行是苏南抗日根据地新闻战线上的一件大事,从此,苏南有了一张全区性的报纸,可以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时局动向和敌后战争形势,宣传解释党政军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指导日常工作,大大提高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思想觉悟和抗战意志。
1945年1月,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与新四军十六旅会合。同年2月,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后,《苏南报》仍继续出版发行。在2月至6月底,《苏南报》印刷厂为配合主力的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曾南移至浙江孝丰县龙王庙,后又迁回长兴山区。在灵活的实地作战中,《苏南报》社工作人员将印刷机器安装在船上,随军区机关行动,随时出报,报道我军对日总反攻的战况。9月,根据中共苏皖区党委更名为中共苏南区党委,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共苏南区党委与中共浙西区党委合并和中共苏浙区党委成立等实际情况,《苏南报》改名为《苏浙日报》(粟裕曾兼任社长),作为中共苏浙区党委机关报,隔日发行。9月14日,宜兴县城解放,新四军苏浙军区和苏浙区党委机关随即移往宜兴张渚。10月中旬,《苏浙日报》在印完《新四军北移告别江南同胞书》后,报社及报社编辑部等随苏浙军区机关北移苏北,印刷厂撤往山东临沂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并入《大众日报》。
抗战时期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苏南报》,以其永远的“红色精神”激励着后来人。当地槐坎乡中心小学以“学用”为校训,通过学生观看当时的《苏南报》,然后编发新的《苏南报》,红色教育代代相传。据校长陈浙杰介绍:学校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利用休息日,把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的关于新四军的故事收集起来,在新《苏南报》上刊登。六(一)班学生付含写文章说:“在看老报纸,编新报纸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新四军‘短脚虎’英雄戴少云的英雄事迹,知道了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时的雄壮场面。今后,我们一定会遵照师长们的教导,认真办好新时期的《苏南报》,把在我们家乡战斗过的新四军英雄事迹和地方英雄告诉更多的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