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农科院到省实验室:躬耕田野,科技强农

2023-06-02 09:0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曾福泉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胡高洁

  湘湖实验室负责人向省农科院调研组和记者介绍实验室建设情况。 拍友 胡高洁 摄

  初夏,希望的田野上生机勃勃——

  浙江种业博览会上,3600多种新优品种逐一亮相,展现出强化农业之“芯”的前沿精气神;走进新揭牌的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一份份独特的基因资源蕴藏着生命的故事和未来农业的火种……

  科技创新给浙江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翅膀,让浙江乡村发生了精彩蝶变。对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习近平同志20年前在省农科院调研时留下的殷切嘱托,始终在心中回响。

  2003年4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杭州考察科技工作时,来到省农科院调研。在当天的考察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科学技术切实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我省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躬耕田野,科技强农。省农科院扛起这一重托。

  20年后,浙江农业科技创新能级再提高。依托省农科院深厚的科研基础,浙江建立起农业领域的省实验室——湘湖实验室。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湘湖实验室承担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

  近日,潮新闻记者与省农科院党员干部、科研人员一同走进省农科院和湘湖实验室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循迹溯源,重温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探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打造农业创新策源地

  2003年1月,“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荣登“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榜,习近平同志随即给省农科院发去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3个月后,到省农科院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又走进了这项成果诞生的地方——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习近平同志一边仔细浏览展板,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科研团队负责人介绍。他不仅认真听,还和科研人员一起探讨。时任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管竹伟说,习近平同志有相当的农业科技知识积累,追问的几个问题都直击关键。

  省农科院的这项创新成果为农作物的定向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被评价为“一场育种理论与实践的革命”。当天,记者走进省农科院展示馆,在种业创新这一篇章,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整墙新品种名字:单产达世界一流水平的超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7954”、推广全国20余省的青壳蛋鸭“国绍Ⅰ号”、打破国外西蓝花种源垄断的西蓝花“浙青”系列……这些充满科技含量的新种,构成省农科院牢记嘱托、践行使命的优异答卷。

  眼下,这张答卷还在继续书写。

  “由于日照不同,南方的水稻品种一般不适应北方,但我们近期培育出了同时适宜在南北方种植的光不敏感籼粳杂交稻。”在湘湖实验室调研时,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科研人员闫川说起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新品种审定了,闫川却还想要“刨根问底”:“这批杂交稻为什么适应性广又高产?我特别希望能从分子机制上,把原理说清楚。”

  “实验室与农科院不一样,要往科研的‘上游’走。”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提出,农科院的研究偏向应用,湘湖实验室要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关键技术,产出更具引领性乃至颠覆性的成果,把种业创新往纵深方向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现代生物种业创新’研究集群,目前大豆、油菜、水产等领域都已逐步创建研究团队。”湘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戚行江介绍。

  近期,湘湖实验室的大豆核心种源创制团队组建完成,将重点开展抗旱、抗盐碱等耐逆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和核心种源的创制工作;即将由国家杰青领衔组建的小麦抗病生物学团队,计划重点开展小麦抗病基因定位、克隆、遗传和分子机理解析以及抗病种质创新……

  加快生物育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突破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卡脖子”生物技术,更是湘湖实验室锚定的长期目标。

  “我们要发挥好省农科院作为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积淀,结合湘湖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优势,在错位发展的同时,加快协同创新。”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说。

  培厚科技人才的沃土

  习近平同志给不在乎“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学家们送去徐徐“暖风”和融融“热气”,一同把板凳焐热。浙江科技工作者常说,习书记是我们的“后勤部长”。

  管竹伟回忆,习近平同志在省农科院调研时,农业科技人员向他反映了在科技创新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工作大多是公益性的,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受制于“同城待遇”问题,一些资深老专家的待遇与科研贡献不成正比……

  习近平同志听了当即表示,财政要不断加大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要始终关心、支持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科技人员。

  “那次调研之后不久,省农科院便成为全国首个纯公益性质的农业科研单位,困扰已久的‘同城待遇’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大大稳定了农业科研队伍。”管竹伟至今回忆起来,仍充满感慨。

  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同志嘱托,始终关心农业科研人员,为人才培厚成长的沃土,希望湘湖实验室能够为人才营造更具活力、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湘湖实验室正大力探索用人体制机制之“新”。

  如何让科研人员潜心坐下“冷板凳”?戚行江告诉调研组,实验室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多元化的考评机制,给科研人员留足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对于做长周期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我们会制定5至10年的考核指标,前几年均按照过程管理考核,最后才看论文成果。还有一部分团队已经有了0到1的突破,那么成果的应用转化情况、产业化水平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

  采访期间,湘湖实验室人力资源部部长徐宏翔正与一名海归研究员讨论他的“人才发展足迹”。徐宏翔介绍,每有一名科研人员加盟实验室,团队都会为其定制一份这样的档案。

  “我们会评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匹配现有的人才政策。还为他们之后参与更多高层次人才计划制定详细规划。未来,一旦他们的人才层次有提升,相应的待遇也会及时跟上。”徐宏翔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每一名科研人员充分享受省、市、区的各项人才政策,有序推进人才精准培养。

  目前,湘湖实验室的人才队伍结构中,90%来自国内双一流大学、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超80%具有博士学位或取得副高以上职称。

  未来5年,实验室还计划引育8至10名世界顶尖人才,并由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科学家领衔,组建6至8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研究团队。

  农业借科技的翅膀腾飞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殷殷嘱托、殷切期盼,农业科技人员一刻也没有忘记。

  翻开省农科院科技服务的成绩单,一串串数字引人注目:武义菇农累计节本增收超1亿元,文成中药材年新增产值近6000万元,青田章村茄子产业亩均增收8000余元,开化高粱农户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多年来,省农科院以多种形式投身农业生产的“主战场”:科技特派员下沉地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新技术、新品种成功转化,带动产业兴旺、经济腾飞。

  农业科研如何更紧密地对接产业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更加高效?调研中,省农科院与湘湖实验室领导干部、科研专家在座谈会上分享经验,探讨新做法。

  前不久,湘湖实验室与浙江道济种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创制、绿色生态投入品研发和特色农品精深加工与营养健康研发。双方各展所长:实验室组织研发团队,凝练科研方向,实施研发项目;企业全面参与项目孵化、技术推广,还将在研发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传化集团、纳爱斯集团、正大集团……湘湖实验室的“企业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

  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还要发挥好平台效益。

  站在省农科院内的石桥上眺望,新实验大楼的西侧,是聚集了180余家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浙江省农业科创园,两者相距不过数百米。有了科创园平台,省农科院还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已在全省设有11个分中心,服务农业主体超过1000家。

  湘湖实验室科研发展部部长姚燕来告诉调研组,湘湖实验室已有几个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正在筹划之中:对接浙江科技大市场,建技术集成与成果孵化平台;借助杭州市建设成果转化首选地的契机,培育农业创新概念验证中心……

  讨论中,双方还达成了一项共识,接下去,湘湖实验室与省农科院还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开拓渠道,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合作转化的协同机制。

  “我们要让浙江农业挥动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徐茜茜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