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拱墅主场)在大运河畔的北戏楼传统工艺工作站启动。
听一听柔美的江南丝竹,摸一摸活灵活现的泥塑猫咪,品一品回味无穷的点茶……活动现场,参观者全方位感受着非遗的魅力。
北京福饼、南京泥人、苏州玉雕、芜湖铁画、扬州古籍刻印、杭州王星记扇子……参观“一河串百艺·大运河非遗旅游嘉年华展会”,好似乘着一艘船,沿着运河在时空中穿梭,遍览沿岸的非遗风景。
五年来,杭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杭州,增强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双文化”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共同丰盈城市精神内核,惠及市民精神生活,助推文化共富。
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9日的“一河串百艺非遗创新设计成果展”上,几乎所有的非遗项目,都经过创新设计,转化成既有本土文化内涵又极具当代生活感的“时尚非遗产品”。
浙大城市学院的一群大学生更是脑洞大开。他们把天竺筷、铜雕、青瓷三种非遗技艺结合,设计出精美的“大运四方”餐具盒;把半山泥猫设计成时下流行的盲盒,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除了非遗文创产品,非遗其他转化成果也在展会中展示。大运河非遗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产业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发展案例等等,向人们呈现了融入当代生活、生机勃勃的非遗。
在杭州,大运河贯穿着城市生生不息的发展,也映照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
目前,杭州市入选市级以上(含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共计604项,其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8项,入选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杭州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创新,不仅促进了杭州旅游的发展,满足了市民游客的文化需求,也扩大了非遗文化的传播。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杭州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结合,开发了众多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建设了多个非遗街区和非遗景区,还推出“寻迹宋韵遇见非遗——南宋有约传承之旅”10条市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近日,杭州“探寻千年古都文脉——杭州记忆唤醒之旅”和“钱塘潮涌 萧然拾遗——多彩萧山之旅”两条非遗主题线路入选浙江省首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非遗线路突破传统型观光游的单一,向多元化休闲游转型,提升了杭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了百姓生活,变成可听、可玩、可尝、可游、可做、可赏的,鲜活的非遗,让市民及游客可以与杭州那多彩的非遗零距离接触,亲历非遗技艺中这份饱含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量。”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月31日,杭州图书馆本年度的“悦读”服务也正式启动,每位用户使用这项服务单次可借文献册次不多于10册,文献单册价格不高于200元人民币,借期40天。活动启动后,市新华书店里就排满了来享受这项“公共文化福利”的市民读者。
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悦读”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能借的书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在不少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外地读者对杭州市民的羡慕,有读者评价“借书如买菜、还书小哥带、读书更愉快”。杭州图书馆打造“一键借阅·满城书香”服务平台已成为杭州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标杆,荣获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入选浙里办首批50件关键小事。
在建成四级公共图书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杭州于2019年启动了杭州书房建设。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空间,杭州书房渗透到社区、乡村、景区、产业园区,以阅读为圆心,链接更多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产品,成为融图书免费借阅、文化交流、文化消费、旅游咨询、“互联网+文旅”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综合体。
目前已建成94家杭州书房,覆盖所有区、县(市),建筑总面积超过6.42万平方米,累计实现图书流转80余万册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000余场,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到2022年,杭州书房的数量将突破100家,成为构建“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至2020年,杭州市本级投入文化事业费为8.22亿元、9.59亿元、9.59亿元、10.17亿元、11.93亿元和13.06亿元,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增幅达到58.9%;人均文化事业费也由91.2元增加到109.4元,增幅16.7%。
目前杭州市已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5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3个,摘得全国“群星奖”5个;拥有省级文化先进县1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7个,建成省级文化示范区4个、文化强镇47个、文化示范村144个,杭州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织密,初步形成了具有杭州特点的“1+X”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趋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谱写了一曲文化惠民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