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壮丽70年  正文

一张桌子一把剪刀开张生意 中国轻纺城"卖布人"怎样"布"满全球

2019-05-15 10:49:0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陈灵

如今的中国轻纺城

  浙江在线绍兴5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陈灵)近日,在中国轻纺城,同时举办了2019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2019柯桥时尚周(春季)两个重磅产业活动。

  4个多月后,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又将在这里举行,继续让轻纺领域的“世界目光”聚焦柯桥。

  绍兴的纺织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清代乾隆年间,这里又出现了印染业。迭代发展中,呈现出“练色比生邻,凌晨展素镐”的盛况。其中,柯桥是绍兴纺织最重要的聚集地。这里不仅是绍兴布的主产地,更是其对外交易的主窗口。

  早在1988年,柯桥便出现了专业的轻纺交易市场,活跃着一批向时代掘金的“卖布人”。

  如今,31年时光洗礼,留下来的老“卖布人”已经十不存一,但轻纺市场却规模增倍,变成了闻名全球的轻纺城,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背后,是一个个创业者的筚路蓝缕,一朵朵绚丽的时代浪花。

W020190514536354387656.JPG

旧时柯桥河边布街的景象 资料图片

  卖布行业的变迁

  改革开放后,柯桥纺织品交易,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作为最早进入这行的人员,绍兴鸣宏纺织的老板娘胡小红亲历了个中发展,见证了卖布行业的变迁。

  故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时绍兴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几年后,在纺织企业密集的柯桥,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家织布厂,织出来的布,会放在一条临河的狭长小街上销售。

  “当时,我和丈夫两个人,就在这条河边布街上,开了一家布行。布行门前摆一张桌子一把剪刀,后面放着从织布厂里收来的几匹布,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胡小红回忆说。

  虽然是一个自发的市场,但是这条布街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布匹采购商,成为当时柯桥最繁华的商贸中心。1986年,为了将市场做大做强,绍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一个轻纺市场的决定。

  两年后的国庆节,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200平方米、总投资660万元,拥有600间营业用房的多功能、封闭式的“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胡小红也从河边布街搬到了这里。“花了5800元买了一间店铺,就这样安稳地把卖布生意延续了下来。”她说。

  如今,31年转瞬而逝,绍兴轻纺市场日益壮大,变成了中国轻纺城,胡小红的生意也愈发红火。

胡小红(右)和女儿在店面忙碌。十来个平方的店面里,藏着大门道

  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店铺,里头挂满各种颜色和面料的布匹,再配上一张简单的办公桌,几台处理订单信息的电脑,这是眼下胡小红在轻纺城内的所有“家当”。

  虽然设备依旧和过去一样十分简单,但是这行的门道却越来越深。

  “行业市场日趋饱和,品种越来越多元,传统的经销模式,已经难以盈利。”胡小红告诉记者,柯桥的“卖布”行当,早已不是过去“向织布厂拿布,向采购商售布”的光景。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胡小红和业内其他经营户一样,整合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在轻纺城这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店铺背后,胡小红还经营着一个纺织加工厂,一家外贸公司和一个规模仓库,拥有员工数百人,做着一年几千万美元的生意,“不管是从做布到卖布,还是从内销到外销,全都自己搞定。”

  胡小红表示,这样一来,公司的成本压力减小,利润空间增大,竞争力提升,能够更好实现稳定发展。

W020190514536355692373.JPG

1988年,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 资料图片

W020190514536357025561.jpeg

八十年代初的柯桥轻纺产品市场 资料图片

  进击海外的国货

  从绍兴轻纺市场成长为中国轻纺城,柯桥这个专业市场的“蜕变”是全方位的。

  “就拿我们卖的东西来说,最早的时候,我们只卖卖绍兴本地的布,现在是以河南、湖北等地为主,全国各地不同功能、种类、面料的纺织品应有尽有。”中国轻纺城另一位经营户朱华为告诉记者。

  在朱华为的店铺里,陈列着涤卡、纱布、线绢等各种产品。他介绍说:“因为这些产品要卖到全球各地,所以一年四季的面料都有。另外,每种产品的款式,都和当前市面上流行的款式不太相同,因为要提前预知下一年的流行趋势,才能把产品更好地卖出去。”

朱华为妻子在接待客户。店铺里的产品,卖到全球各地

  因为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朱华为的生意一直不错,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几千万元。其中,海外市场占了近1/3。

  像朱华为一样像海外进军,把优质国货带向全世界,这是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纺织品销售行业突围的重要方向。对于这一点,胡小红意识得更早,行动得更快。

  “从1995年起,我们就开始做外贸生意了,但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一直难以把海外市场真正打开。”胡小红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小红索性忍痛把女儿送到了国外学习,由女儿学成归国后,接手与老外的生意。

  时光一晃,胡小红的女儿归国已经八年。在这八年里,鸣宏纺织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主引擎。

  而放眼整个轻纺城,对外销售的数据也是一年好过一年。据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统计,目前,轻纺城日客流量10万人次,常驻国(境)外采购商6000余人,产品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1808.3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市场外贸出口实绩企业1932家,同比增长5.11%,出口额286.7亿元,同比增长9.37%。

W020190514536357251938.jpeg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轻纺城外,一派繁荣 资料图片

  傲立全球的市场

  2018年全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1808.3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面料市场成交额1214亿元,同比增长12.33%,同时轻纺城网上市场实现交易额420.4亿元,同比增长31.06%。两大市场成交总额突破2000亿元。

  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柯桥时尚周、世界布商大会等一系列重量级产业活动的举办,更是助推中国轻纺城行业龙头地位的巩固。

  绍兴市柯桥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冯华林表示,这些活动对推动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和柯桥纺织产业提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极大提升中国轻纺城行业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为柯桥纺织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对朱华为、胡小红等这些经营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两个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轻纺城的名气越大,他们的生意就越好做。

  也是因为影响力日益提升,眼下的轻纺城集聚了一大批的从业者。

  如今,这个全国首家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9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2.8万余间,市场群注册经营户30648家,形成了仓储物流区、原料交易区、面料交易区、创新发展区、国际贸易区等“东西南北中”五大市场格局。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3600家,其中新注册贸易公司1443家。

  此外,近年来,轻纺城充分新技术、新手段,积极拓展网络市场。2018年,实现网上交易额420.4亿元,同比增长38.4%;联托运货运量587.34万吨,同比增长11.49%。

  在不断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轻纺城也在积极探索产业的转型升级。冯华林告诉记者,目前轻纺城也在接轨时尚生态圈,通过引进国内外的设计师,来引领时尚产业发展。

标签:中国轻纺城;鹊桥;纺织行业;面料 编辑:沈正玺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