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壮丽70年  正文

浅浅小巷精神长 倾听老中青三代人的小营故事

2019-06-05 07:01:2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宁

浙江在线6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初夏时节,杭州市小营巷56号墙门内的那棵香泡树又结出了一只只青果。半个多世纪来,她挺拔的枝干向阳而生,繁茂的绿叶挡风遮雨,如同一位老者,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这条浅浅小巷的光辉岁月。

小营巷,又称“红巷”。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这里察看居民卫生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杭州市民“消灭四害、卫生防病”的积极性,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渐入高潮。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全国的旗帜和标杆——先后四次获评全国卫生单位称号,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健康社区”称号。

CshKHVz2rMaAS4kEAANNuugvLoM239.jpg

2019年3月,小营巷社区部分居民合影。

小营故事为什么代代相传?61年后,我们又一次走进这条205米长的巷子,寻访老中青三代小营人。我们发现,让“红巷”变得鲜活和灵动的,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可爱的人。

从第一代到第八代

他们在“不起眼”的岗位上发光

在与小营巷一街之隔的一座敬老院里,98岁高龄的应爱珍老人平静地依靠在窗前,初夏的暖阳照在她那刻满岁月痕迹的脸颊上。

“他们来找你,问问小营巷的事。”

当护工替我们表明来意时,老人的嘴角露出微微笑容,她缓缓抬起左手,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些年,老人已经记不清很多事,但每每提及自己曾经的身份——小营巷第三代卫生委员时,依然心潮澎湃。

卫生委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在小营巷却是人尽皆知。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小营巷时,便由第一代卫生委员程瑜陪同。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几代小营人都在程奶奶讲述的毛主席故事里、在她唱着的“……卫生工作要紧跟上……”的歌声里成长。

CshKHlz2rMaAdAPeAAN_sU5EU0w459.jpg

上世纪60年代,小营巷居民在擦窗户。

1971年,51岁的应爱珍从棉纺厂车间正式退休。也就是那一天的下午,她到来到小营社区报到,从第二代卫生委员吕素华的手中接棒,义务成为第三代卫生委员。

上世纪70年代,小营巷的卫生工作已经走出浅浅小巷、声名远扬。这里的居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投身到这项火热的事业中。在小营巷居民田华玲的记忆中,巷子里的居民们把卫生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放了学,就和卫生委员一起拿着舀子,挨家挨户地检查水缸里有没有孑孓。”如果居民家的水不干净,卫生委员一定会要求清洗水缸,有时候随行的少先队员没有把水缸擦干净,就会挨批评。

在那个人人“学小营、赶小营”的年代里,应爱珍丝毫都不敢怠慢。每天早晨,她都准时从家里出发,社区的条条巷子便是她的工作“岗位”;她的目光总是停留在垃圾桶旁、污水沟边,哪里脏了就扫哪里;小营巷有上百户人家,她总是逐一走访,检查玻璃窗户、水缸是不是干净……

当时,应爱珍做义务卫生委员的月补贴只有十几元,她仍拿出自己的大部分积蓄买下一辆三轮车,开始在小营小学门口的空地上一圈圈地练习,慢慢终于学会了。于是她一趟趟地运垃圾,从小营巷到四季青的垃圾站,应爱珍当年挥汗如雨地要骑上个把小时。

对卫生工作的一丝不苟也衍生出了对整条巷子的责任心。除了卫生工作外,这辆三轮车还专门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服务。那些年,有孤寡老人生病了,无论刮风下雨,她都骑着车把他们送到医院;有困难群众家里缺煤饼了,她就自己买了送上门。

在应爱珍担任卫生委员期间,她的丈夫黄阿寿也深受感染。黄阿寿退休前在商业公司上班,退休后他经常帮助邻居们修理各种物品,那个时候的小营人,也已经习惯了“有麻烦,就找应奶奶!”“有物品坏了,就找黄阿寿。”

CshKHVz2rMeAXeg5AAMOPxUyUzw322.jpg

上世纪70年代,居民在小营巷打扫卫生。

应爱珍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便是27年。1998年,当她二次退休时,已经是一位78岁的老人。

但是这里的人们仍记得,那几年,年过八旬的应奶奶依然“闲不住”,巷子里,还常常留下她拿起扫把抹布四处检查卫生的身影……一种时代精神,也随之定格在这条巷子里。

如今,卫生委员已经传到了第八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却见证了小营巷乃至整个浙江省卫生工作的不断改善,更映照着无私奉献、勤劳奋斗的初心。

从一句口号到一种纽带

卫生成为半个多世纪的约定

在小营公园的尽头,古色古香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迎接着八方来客。我们见到社区书记曹琛时,她正在做义务讲解员。

2003年12月19日,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和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46周年纪念日前夕,一场“爱国卫生运动座谈会”在这里召开。在这条小巷中,爱国卫生已经从一句口号变为一种纽带,联结着一代又一代人。

曹琛初到小营巷工作时,一道难题曾摆在她的眼前:“每天来参观学习的客人那么多,我应该如何向他们介绍小营巷?”

于是,她沿着这条小巷一遍又一遍地探索。她发现,巷子的展板上、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里,记录最多的是这里的卫生工作;生活在巷子里的居民们、工作在社区的年轻人,谈论最多的也是卫生工作。这让做了12年社区工作的曹琛相信,健康与卫生,始终是这条巷子的“金名片”。

不过,搞好社区卫生这件“小事”放在如今的小营巷并不容易。

CshKHVz2rMeARv-yAANGmC4yAK8877.jpg

人人参与卫生工作,是小营巷延续至今的传统。

每年,小营巷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着30多万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逢节假日、双休日,红巷的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如何让路过巷子、新到巷子的人们也遵守这项延续半个多世纪的约定?

“随身垃圾请您带到前面的定点垃圾房处理。”“塑料垃圾请分类投放。”曹琛不记得自己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穿上志愿者的红色小马甲,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笑迎八方来客。在她的感召下,社区网格员、民情监督员都穿上红马甲,义务做起了志愿者。

现在,来小营巷的游客数量有增无减,但是旅游高峰时间段的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了。曹琛也渐渐发现了卫生工作的“密码”:“搞卫生没有捷径,就是要这样不停地走、不停地劝。”

年复一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小营巷的外部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巷子也迎来了三分之一的新小营人,他们成为传递“红巷”精神的一部分。

几年前,来自江西的老张一家三口住进小营巷的老墙门。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工作,老张和爱人并不了解小营巷约定俗成的规矩,墙门的外面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瓶瓶罐罐,在阴暗潮湿的老巷子里极易滋生蚊虫细菌。

老张的儿子张子豪是小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平时放学后就常在社区的红巷生活馆看书、写作业。于是,曹琛发挥自己的“专长”,她拉着小子豪说小营巷的历史故事,那些热火朝天的爱国卫生运动场面,经过她深入浅出的描述,成为一张张连环画定格在小子豪的心中。

很快,小子豪成为了老张一家的“卫生宣讲员”,他的父母跟着他的故事,自觉践行小营巷的约定,主动清理了门前的垃圾,为小营巷的环境卫生贡献绵薄之力。

……

润物无声。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这样微小却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问曹琛,在小营巷做卫生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笑笑说:“当然是让‘红巷精神’成为老小营人、新小营人,还有路过小营的人共同的约定。”

从一件小事到一支队伍

“标兵”之路越走越有底气

我们寻访的青年一代小营人,是不到半年前刚“接棒”卫生工作的第八代卫生委员朱凌翔。早晨8时,他就带着我们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工作——巡查社区卫生状况。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仅有0.29平方公里的小营巷社区,走完一圈需要经过8条巷子、检查13个无人垃圾房、保障3600多户共106600位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工作,朱凌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

一个半小时后,这位90后年轻人才有空停下来与我们说起和这条巷子的渊源。

CshKHlz2rMeAHne0AAOAD8R45sE907.jpg

2008年,五代卫生委员合影。

2017年11月,朱凌翔结束了过去从事的社区帮扶工作,成为小营巷第八代卫生委员。上岗的前一天,他失眠了。“听说过、向往过小营巷的爱国卫生运动,但从没想过这个担子会落到自己肩上。”

第二天一早,朱凌翔准时到岗。除了完成卫生委员的例行工作外,他还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拜访巷子里的老居民,他们是小营巷卫生工作的传承者、见证者。

在60多岁的社区居民吴妈家里,朱凌翔看到她悉心养着数条金鱼。吴妈告诉她,小营巷的前辈们习惯在水缸里养金鱼,在那个没有杀虫剂的年代里,金鱼就是孑孓和蚊虫的“天敌”,自己将这一传统保留至今,夏天到了,家里的蚊虫一直很少。

这个细节,给了朱凌翔极大的触动。“我作为卫生委员,我有义务传承和推广这些民间的智慧。”

几年前,小营巷社区率先成为了杭州“垃圾不落地”试点——不设垃圾桶。这在有着3600多户居民的小营巷社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

小营巷社区内,除了居民生活区外,还有医院、酒店、写字楼、文保单位。不同性质的区域,管理垃圾的方式、物业公司都不相同。如何让不同区块的垃圾回收工作都符合社区管理规定?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学设计出身的朱凌翔画了一张“小营巷社区环境卫生区域图”,把物业环卫区域、景区环卫区域、道路环卫区域等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现在,这张实用的地图分发到了每位社区工作人员手上,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也就随时随地都有人监督了。

2017年,小营巷社区还启动了垃圾不落地3.0版——“333敲门行动”,社区联合居民、志愿者、物业,建立垃圾袋使用约定、分类约定、配合时间约定,并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行动。这一全新的垃圾回收模式,填补了院落式垃圾分类不落地的空白。目前,社区垃圾的分类率保持在80%以上,实现了垃圾减量。

令朱凌翔感到欣慰的是,自从与垃圾这件小事“杠”上之后,环保理念也在小营巷社区深入人心。“小营巷是全国的‘卫生红旗’,我一定会让这面红旗继续飘扬。”他告诉记者,如今,许许多多的小营人,都自愿加入了爱国卫生的光荣队伍。

小营巷的这条爱国卫生运动“标兵”之路,走得越来越有底气了。

标签:爱国卫生运动;小巷;小营巷 编辑:王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