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2019全国两会 > 最新报道 正文

环保议案为何少?只因攻坚力度大

发布时间:2019-03-05 10:53:53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今年我计划提出的几个建议只有一个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3月2日下午,身穿白族服饰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州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杨晓雪刚放下行李,第一句话就让记者有些意外。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晓雪提出的几个建议,件件都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今年,作为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为什么只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建议呢?

  环境不断改善带来议案数量变化

  “这方面可以提出建议的问题越来越少了”

  “这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洱海保护工作也进展十分顺利,这方面可以提出建议的问题越来越少了。”杨晓雪解释说。2018年,洱海水质已经恢复到Ⅱ类。

  和杨晓雪一样,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也减少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建议。

  去年全国两会上,张玉珍提出了7个建议,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保护、环境执法等领域。今年,她将重点关注土壤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杨晓雪和张玉珍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尤其在涉及大气污染防治、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议案建议数量和类型有所变化。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去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议案数量呈下降趋势。2017年,环资委接到64件议案;2018年,议案的数量减少到了41件。

  而这两年,正是“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推进的时期。代表们建议数量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实现攻坚战年度目标。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达到71%;劣Ⅴ类比例降低1.6个百分点,达到6.7%。其中,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降低0.4个百分点。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群众的意见也少了。2018年年底结束的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涉及的10个省份中,与2016年-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下沉同期相比,除辽宁、安徽、湖南3省出现小幅增长,其他7省接到的群众举报转办量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四川省从3895件降到1482件,降幅最大。

  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反映民生、民心和民意的使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改革加深,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群众获得感增强,自然会对代表建议的数量产生影响。

  生态环保建议深度和广度在拓展

  突出问题导向,更加精准

  与往年相比,今年人大代表们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突出问题导向,更加精准,更加深入。而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不断深入,代表们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体现出“精、准、深、广”的特点。一些代表的建议涉及治污攻坚战的薄弱环节,长江大保护及机构改革带来的职能变化、能力建设等深层次问题。

  比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今年提出的几个建议大多围绕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张玉珍说,海洋环境保护是去年机构改革刚刚划归到生态环境部的职责,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张玉珍表达了对未来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巨大挑战的担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需要‘刮骨疗毒’的。”张玉珍说的“刮骨疗毒”是指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调整。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越来越要啃硬骨头,一些问题解决的难度在加大。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也是困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问题。杨晓雪说:“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监测仪器我们西部地区都没有见过。广东地区在发展新能源,而我们云南却还在建污水处理厂。”

  “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张玉珍表示,基层专业人员缺乏,装备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都亟待提高。尤其是一些去年刚刚划归到生态环境部的职责,相关人员队伍建设及设备技术标准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汪江军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