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全国普通地级市GDP20强排名出炉。2019年普通地级市GDP20强名单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东莞、南通、烟台、常州、徐州、唐山、温州、扬州、绍兴、盐城、潍坊、嘉兴、台州、泰州、洛阳和襄阳。其中排名前19位的城市均超过了5000亿元大关,苏州、无锡和佛山3座城市系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上述20强中,长三角地区有12座城市入围,其中江苏占8个,浙江占4个。可以说江浙地区是普通地级市最强的区域,两省总和达六成。
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主阵地在城市,一座城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等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等,总计不到40个,而普通地级市有200多个,研究分析普通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苏大强”独占鳌头
看了这份榜单后,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苏大强”的“苏”到底是江苏的“苏”,还是苏州的“苏”?目前看来,苏州的实力不容小觑。
榜单的头名,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2019年GDP已达19235.8亿元,将近两万亿元,比第二名的无锡多出了7000多亿元,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州的经济水平,在中国地级市中就再无敌手了。其下辖的几个县级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更是长期位居中国百强县前五。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但苏州的GDP比很多行政级别高于自己的城市都要高得多。去年苏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
在江苏省内,无锡曾多年紧随苏州,GDP总量高居江苏第二。只是近年来,省会南京“奋发图强”,2014年GDP总量终于赶超无锡,上升至第二。不过,无锡的优势仍十分突出,去年无锡的人均GDP高达18万元,不仅在江苏各市中位居第一,也在全国普通地级市中高居榜首。
榜单中的第六位南通,处于GDP9000亿元梯队,总量与安徽省会合肥相当,是万亿俱乐部后备军,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不出意外,明年南通应该就是江苏省第四个,长三角第七个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苏浙地级市实力均衡
从上述20强的省份分布来看,江苏高达8个,浙江4个,广东和山东各2个,福建、河北、河南和湖北各1个。江苏和浙江共有12个城市入围20强,占据了五分之三,这也凸显了江浙地区发展的均衡。
城市总体发展较为均衡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目前江苏全省13个地市GDP全部超过了3000亿元,全国独此一家。浙江的地级市也比较强,且比较平均,共有温州、绍兴、嘉兴、台州入围20强。考虑到浙江只有11市,其中还包含了杭州、宁波两大副省级城市,因此浙江这个入围比例也很高。
相比之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三经济大省山东都只有两个城市入围。其中,广东可以说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之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两大副省级城市深圳、广州以及两个制造业重镇佛山、东莞。
从更大的区域分布来看,上述20强中有18个位居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占2个(洛阳和襄阳),全部来自中部,并分列第19和20位。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是大多数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省内其他普通地级市能够集聚的要素资源相对有限,与省会城市存在巨大差距。
长三角的后来者在何方?
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想入围全国地级市前20强,GDP至少要超过4800亿元(榜单末位的襄阳2019年GDP为4812亿元)。按照去年长三角各地市的GDP总量来分析,浙江的金华(2019年GDP总量为4560亿元)和江苏的镇江(2019年GDP总量为4127亿元)有一定机会冲击这份榜单。
长三角三省之中,安徽是唯一没有城市入围这份榜单的省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最晚加入者,也是三省一市中唯一不沿海的省份,现阶段的安徽,毫无疑问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追赶者”。从安徽各市的经济总量来看,主要问题是头部城市(省会合肥经济总量与南通市相当)不够强,中部城市尚不成体系(经济总量3000亿到9000亿之间的城市仅有芜湖一市),尾部城市的落后状态十分明显。这些尾部城市经济总量低,产业结构落后,各项基础设施也不完善,与长三角核心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当然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头部城市经济增速日渐放缓,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一部分产业从头部城市向尾部城市转移,也给了相对落后地区一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