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天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上海的许多重点工作被提及,其中一些工作设立了新目标。
5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旅游资源推介会 记者 叶星辰 摄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中宣布,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上海)自工作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
不到一年时间里,临港新片区创造了“特斯拉速度”与“洋山速度”。金融、产业、人才等领域共45项文件发布;前沿产业 246个项目签约,投资额约2080亿元;两会前,我国第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8部委联合验收,正式揭牌。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记者了解到,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今年5月15日,50多家企业分别在线上线下签约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3家上海采购商分别与法国、美国、日本参展企业签下首批订单。截至目前,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签约企业已超过1400家,签约展览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0%,部分展区已提前完成招展目标。
“设立科创板”
2018年11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去年7月22日,25只科创板新股正式挂牌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大幕。截至今年4月29日,科创板已上市100家科创公司,合计融资1188亿元,科创板百亿市值公司已有39家。科创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上市,进一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二是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上海已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 记者 申思婕 摄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一网通办”是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上线一年多以来,已接入服务事项2312项,个人实名用户数达2186万。上海市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把380多种常用证照数据整合共享,在全国首推“证照免提交”,也就是企业和个人办理相关事项时,上海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让企业和个人可以“办事不带证”。
2020年,上海“一网通办”将新增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100项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上海市还将推动政府各部门梳理业务、制定“免于提交”的材料清单、免交方式,争取年内做到全市“证照免提交”。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正式揭牌。
示范区横跨沪苏浙,毗邻淀山湖,涵盖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嘉善县。其中,青浦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的黎里镇,嘉善的西塘镇、姚庄镇为先行启动区。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有两项最重要的任务包括,率先探索,将生态的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区域的项目协同走向一体化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