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江南女子如何过节?
  • 袜子、簪子…..“00”后的七夕礼物脑洞大开
  • 七夕“奇妙游”,走起!
  • “七夕”结婚登记小高峰将至 杭州开启“爱情预约”模式
  • 宋韵雅集共话七夕 看国风博主陈喜悦体验宋人七夕
  • 又近七夕 万松书院人山帖海
  • 七夕将至花店忙 小老板:年轻人不买涨价的账
  • 发力“七夕” 宁波各大商场将迎来“粉红消费”热
  • 七夕开启沉浸式新玩法!杭州小河直街沉浸式户外剧本杀体验,约吗
  • 宁波支队联合共青团宁波市委举办“七夕聚良缘 情定蓝焰里”亲青恋主题交友活动
  • 打造长三角甜蜜婚庆地 嘉善大云举办七夕专场活动
  • 七夕将至 你收到的“小浪漫”很可能都来自义乌

  • 穿针乞巧

    民间每逢七夕,妇女都要做对月穿针线等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乞巧”。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在这一天会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试顺利。

  •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是将蜘蛛装于盒内或用碗覆盖,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乞得巧来,如有以是否结网为标准的,若结网就得巧。

  •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 晒衣晒书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在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

  •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 拜织女

    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浙江在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