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 段琼蕾 王丹静 通讯员 姚珏)自在流淌的伏尔塔瓦河,迷人的波西米亚小镇克鲁姆洛夫,童话与史诗交汇的城市布达佩斯……
这里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区域中东欧,这里风景如画、资源丰富,更处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近年来,随着贸易投资、友好往来的升温,浙江逐渐成为出现在中东欧国家的高频词;而捷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曾经相对陌生的国名,也因舌尖上的美味、感官上的体会、人员间的交汇,被越来越多的浙江人熟知。
6月8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开幕,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让浙江与中东欧国家一同脉动。
日前,黑山馆落户宁波进口商品中心。 本报记者 董旭明 张迪 摄
成果:浙江下好先手棋
“近年来,通过举办历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浙江已经形成一批国字号的平台和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而宁波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东欧合作促进领导小组、宁波中东欧国家合作研究院并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在抢抓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发展机遇中,浙江下了先手棋。”正如中东欧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俞丹桦所说,近年来,浙江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发展中的排头兵。
论贸易往来,2016年浙江与中东欧国家实现贸易额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占全国份额已超过14.3%,远大于2016年浙江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9.1%这一数字,可见,中东欧国家已成为浙江外贸的重要市场,浙江对这一市场的挖掘走在全国前列。
论双向投资,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制造、造船、航空等方面有着全球领先的生产能力,在需求上与正在转型升级中的浙江十分契合,同时中东欧国家以中小企业居多,在企业结构上更与浙江“门当户对”。近年来,国贸新能源、宁波东方日升新能源、温州外贸工业品等浙江企业已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投资兴业。“作为全省首个境外商贸物流园项目,目前我们园区已有155家商户入驻,其中浙江企业20余家,商贸园中90%的产品均为来自中国的洁具、建材、服装等,年贸易额达3亿美元。”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董事长郑坚伟告诉记者。
论政策沟通,数据显示,浙江与中东欧16国的4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而中国已与中东欧国家建立149对友好城市,浙江在其中占到了近三成。
机遇:拓展合作新空间
高层对话、企业对接、商品展览……中东欧博览会期间,在合作成果背后更能看到新机遇。
“当前,从全国到浙江都在积极扩大进口,中东欧国家的产品很有特色,正好可以丰富进口商品的多样性。”俞丹桦的观点在热火朝天的中东欧特色商品展上得到了印证,除了优质的红酒、奶制品、蜂蜜之外,捷克的水晶、波兰的琥珀、斯洛文尼亚的医药产品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也深受浙江消费者的喜爱。
“中东欧16国中,已有13个国家在宁波进口商品中心落户,未来,宁波还将打造集中东欧商品交易、旅游文化宣传、生活体验为一体的中东欧风情街。”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布局中国中东欧商品常年展销馆,集中展示、批发零售中东欧商品外,未来宁波还将布局集经贸、文化、教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中东欧国家国别馆,探索打造具有中东欧特色的小世博园。值得一提的是,6月9日上午,中东欧贸易物流园基地(一期)在宁波保税区开业,中东欧国家的商品将通过宁波口岸更为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在重大项目上也能看到机遇的闪光。在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清单中也可以发现,宁波港龙物流在罗马尼亚投资的绿色有机农畜产业链开发项目业已签约,在捷克布拉格开展的通用飞机生产项目、低空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等也已列入计划。不仅如此,在6月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中外投资者围绕163个中东欧投资合作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可谓前景广阔。
同时,除了产业项目外,文化、教育合作项目成为新热点。“除已开学的宁波外事学校罗马尼亚分校外,宁波外事学校计划今年在波兰或匈牙利开设另一所海外分校,宁波市参与共同建设的保加利亚索菲亚中国文化中心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投用。”俞丹桦告诉记者。与产业项目不同,文化、教育项目的推进更能带来民心相通,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如果说投资和贸易上的新机遇展现的是浙江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那么在与中东欧国家进行新机制的确立、新政策的对接上,浙江则有着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
几天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城市市长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合作对话会等高级别会议陆续举行,凭借东道主的优势,一系列政策对接成果落地浙江。“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在宁波正式授牌;各国海关在浙江发布《宁波倡议》,中国海关与中东欧国家海关的合作平台与联络机制由此建立;此外,各部门各机构之间还签署了旅游、教育等各类合作备忘录……未来,通过深入进行政策对接,必然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