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郑涛在给孩子们上课。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芸 马悦 黄珍珍)城乡一体化,最终指向的是人的现代化。
城乡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人们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自由选择。
十余年来,浙江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努力让城与乡并肩向前、和谐相融,也把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带给山村海岛的人们,促进了人在城乡之间的流动。
每一个“我”的命运,都与改革脉络息息相关。近日,循着城乡一体化的浙江轨迹,我们寻访了3个普通浙江人,透过他们的故事,感受这场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进城返乡
梦想就在路上
初夏的阳光刚爬上枝头,德清县舞阳街道灯塔村却早已醒来。41岁的陈文东擦了擦车,准备去城里见客户。
2011年,在外打拼6年后,陈文东考虑良久,决定回乡,重新把家安在农村。此后6年间,灯塔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他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05年,初到德清县城的陈文东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杂工。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片片绿化带生机盎然,这是城市给他的直观印象,与生活了20余年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城乡的“二元”差异,陈文东有了深切体会。
初到城市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每月500元的工资对陈文东来说,只能维持日常生活。
2007年,陈文东辞去在德清县城的工作,独自一人到杭州学习广告设计和电脑排版技术。“没有一技之长,是没有出路的。”他不甘于只当一个杂工。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村年轻人奔向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进城打工者返乡。
陈文东身上仿佛有一种“先知先觉”的秉赋。几年后,他没留在杭州,选择回归,因为他看到了乡村的未来。
2012年,灯塔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分三批实施村庄“跨村集聚”,探索农村宅基地跨区域置换机制,打造城乡一体新农村。项目的建造图纸由村委会提供,统一外观、统一户型、统一面积,农户自行建造房屋。
那年,村里的建设蓝图挂出来后,陈文东隔三岔五地去看。他对未来生活的梦想,全都融进了图纸。
跨村集聚后,灯塔村村民的新房子不在本村,而在与灯塔村相接的上柏鸿丰新村集聚点。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土地的不舍,成了那个阶段村民最矛盾的心态。再加上是先拆后建,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陈文东是第一批签约户之一。问及原因,他说:“多年在城市蜗居,想换套大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何况新房还有现代化设施。”
2014年,新型社区基本建成,整齐划一的小区,气派大方的联排洋楼,原本老想着进城的村民们发现,“出门见花草、在家能上网、煮饭用燃气”的城市生活已经触手可及。
通过跨村集聚,灯塔村新增耕地119亩,除去安置农户50多亩,最终结余土地近65亩。老宅基地的土地经过复垦,成为标准耕地,已能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这些复垦的耕地使用权都归原住民所有。
2013年初,德清开始摸查全县农村集体资产的底细,将农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固定到农民头上。今后无论居住地是否改变,户口是否迁出,都享有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且这些权益都可继承。正是这项改革政策的推出,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让像陈文东一样参与宅基地跨区域置换的农民们,安心地住进新房。
2015年冬天,陈文东搬进了共三层、500多平方米的新家。他说:“住在这里,生活很方便。”
资源共享
改变人生际遇
陈文东夫妻俩工作较忙,接送女儿上幼儿园的任务,就交给了母亲。在陈文东母亲眼中,这不是个苦差事。从家门口到上柏中心幼儿园,走路不超过10分钟。
陈文东的女儿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受益者。她上的幼儿园有三层小楼,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每学期只要交2000多元。“幼儿园是省二级幼儿园,专业化教学。”陈文东欣喜于农村教育的变化。
雷郑涛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亲历者。2005年,大学刚毕业的他回到衢州老家,在柯城区石梁镇中心小学下属的下村完小当老师。
在雷郑涛的记忆里,12年前的下村完小,只有一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矮平房,教学设备也不足……站上讲台,看着简陋的教室,雷郑涛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时,学校只有6个班,很多课并起来上,美术课是数学老师兼的,英语和计算机课虽然课表上有,却总开不出课。
让雷郑涛更感无助的是“有劲无处使”。“那时网络不发达,也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只能凭感觉给学生上课。”眼看着自己的学生成绩比城里孩子落后20多分,却怎么都找不出原因,雷郑涛整晚睡不着觉。更憋屈的是,班里有5名学生转学,家长说是“老师不行”。
变化出现在2007年。“有一天,校长说我们要成为城里名校的老师了。”随后,雷郑涛就从新校名上看出了转变——新华小学下村校区。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柯城区实施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名校”的“一校两区”改革,衢州市首批名校新华小学托管了下村完小,一所学校两个校区,人财物统一管理。
一个个变化“扑面而来”:教学楼粉刷一新,课桌椅换成了可升降的……不仅如此,学校里还配了电脑房、钢琴房、多媒体教室等。
随后,雷郑涛被派到新华小学总部任教。在那里,老校长孔丽珍给他一项“特权”——教室随便进,师父任意挑。“正式拜师的有6位,没拜师的更是数不清。”雷郑涛说,每天都能学到新技能。
雷郑涛进城学习时,城里的前辈名师、教坛新秀则纷纷下乡。下村完小迎来了专职英语、美术、体育、音乐老师,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唱歌、画画,还有作品拿了全国大奖。
这些年间,我省陆续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难题,更为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提供政策支持。
几年后,学成归来的雷郑涛再次走上熟悉的讲台,比以前多了一份从容。
一个学期下来,雷郑涛如鱼得水,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带的班级,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得了两校区第一名。
看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回村里读书,雷郑涛开始思考农村教育的未来:“一定要办出农村学校的特色。”
保障有力
百姓安居乐业
2015年,陈文东开始创业,办了一个拥有4人团队的广告工作室,一年收入有20万元。
在灯塔村,像陈文东这样的村民几乎不用太操心父母和子女的生活,因而能腾出更多精力专注自己的事业。
陈文东的“放心”,来自这些年我省在着力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机制上迈出的大步伐:
2014年,11个设区市就已制定出台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2016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参保范围、统一统筹层次、统一保障待遇等“七统一”作出部署;在城乡居民医保并轨的基础上,又率先实现大病保险制度全省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大网越织越密。
对这种变化,蒋智军的感受更是切切实实的。
2015年9月18日,蒋智军的从医之路被彻底改变。这一天,缙云县人民医院挂上了两块新牌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缙云分院、浙大一院浙中肿瘤中心。蒋智军也从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转身为浙大一院缙云分院常务副院长、浙中肿瘤中心执行主任。
在山乡缙云,医生刚成熟得力,就调走;病人刚查出问题,就转院。留不住病人,也留不住医生,成了基层医院的心病。
“要让基层医院‘活’起来。”带着长远的目标,在杭城开往缙云的车上,蒋智军用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勾画着心中的蓝图,“通过10年努力,把缙云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丽水地区一流的肿瘤中心。”
然而,来到缙云没多久,蒋智军就听说超声科的新秀吕松勇要走的消息,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医院正处在转型发展期,需要大量人才,这时怎能让人才外流呢?”雷厉风行的他立即决定,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想尽办法把年轻人留下来。
“既然我都来了,你就不要走了。”蒋智军说,“筹建中的浙中肿瘤中心,将会组建八大创新团队,其中的超声介入诊治团队,就交给你来负责……”在与蒋智军长达1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吕松勇看到了医院的发展前景,选择留下。
浙大一院重点托管缙云县人民医院后,立即成立浙中肿瘤中心学术委员会,远程病理会诊系统、ICU远程会诊系统、网络视频教学平台,这些都为缙云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培训提供了便利。师傅带徒弟,手把手传帮带的方式,也让年轻医生迅速成长起来。
一年多来,缙云县人民医院通过开展多学科诊疗、创建八大创新团队、不断引入新的医疗技术和手段,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50岁的农民马国忠,每周五都会与省城名医蒋智军“亲密约会”。动过肝癌手术的他,把后续康复诊疗放心地交给了缙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