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了全面反映全国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进展、新成效,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舆论环境,12家中央新闻单位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本报12名记者兵分六路,陆续奔赴祖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深入城市、乡村,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工人、农民中去,报道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展现科学发展观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落实科学发展观·东部新跨越”专栏,陆续刊登本报赴东部记者组发回的稿件,反映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奋勇争先,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探索、新实践。
春回大地,万物竞新。曾经在改革开放中勇于探索、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东部地区,如今又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奋勇争先。
他们在审视:经济运行中还有哪些不健康因素?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他们在行动:转变观念,不再只盯着速度,更要追求效益和质量;调整结构,让轻的重起来、冷的热起来。
东部,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宏观调控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契机
在东部各省采访,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东部人对发展之路的反思。
缺电———东部成了“重灾区”,“停二供五”、“停三供四”困扰着大批企业;
缺地———不少城市建设用地按当前速度,不到10年就能用完,土地紧张已成普遍现象;
缺水———尽管多数省份河流众多,但地下水位连续下降,结构性缺水悄悄涌现。
“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增长道路已走到尽头,东部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东部人在反思,也在收获新的思想。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待宏观调控,东部各省没有消极抱怨,而是树立机遇意识———将宏观调控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借势而上。
北京全面清理开发区,各类开发区的数量由470个减少到28个;山东大力整顿土地市场,废止和修改相关法规政策489个;河北扶优汰劣,压缩炼铁能力280万吨。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德宽说:“东部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资金、需要新的项目,但我们不能盲目‘引资’,而是要冷静‘选资’。”
从“引”到“选”,一字之差,折射出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新理念。
2004年,山东清理了多个小钢厂、小水泥项目。该降温的降温,该升温的还要升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山东经济的新亮点。
“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天津坚持,新一轮的“嫁改调”不仅为了引进外资、搞活企业,还要通过嫁接一个项目,形成一类拳头产品,带动一个行业优化升级。过去几年,天津共吸引外资约70亿美元用来改造800多个老企业,天津汽车集团、中环集团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
在不折不扣执行宏观调控决策的同时,东部也把缓解眼前难题和破解深层矛盾结合起来,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零耗地技改”是东部企业的新创造。浙江虹绢集团去年要搞技改,却面临没土地的难题。怎么办?虹绢果断淘汰了原有的214台织机,腾出厂房安置新引进的54台数码织机。54台数码织机的产量相当于3000台老织机的产量,虹绢没用一分新土地,完成了一个上亿元新项目的投资。
资源、能源紧缺是东部的现实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与其叫苦、等待,倒不如换一种思路,在集约化上做文章,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量。聪明的东部人,就是这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实现着增长方式的转变。
自主创新、打造品牌,东部叫响一个目标:争创先进制造业基地
嵊州领带、义乌玩具、慈溪灯具……浙江的产业集群,让许多省份羡慕不已。但浙江人并不乐观,“贴牌”二字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上。省政府秘书长冯顺桥说:“贴牌使我们的企业积累了资金,提高了技术,有实力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贴牌,而是要自主创新,争创品牌,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迈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2月底,温州市的“招商引资大会”,吸引了上千国内外投资者。有人问:“温州人富得流油,为何还要引外资?”温州市副市长孟建新回答:“我们要通过引进一批大企业、一批大品牌、一批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水平,营造城市新的经济优势。”
政府主动向外招商,给企业很大震动。正泰集团副总裁王书成说:“过去我们依靠仿造走出第一步,现在我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必须提高技术含量,树立品牌。”正泰今年的计划是,投入8.7亿元用于技改,瞄准世界一流电气制造企业。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是浙江的选择,也是东部各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共同的追求。
提起青岛,人们很容易想到海尔、海信、青啤、双星……一个城市产生出这么多国内名牌乃至国际名牌,真让人叹服!山东人在以青岛为骄傲的同时,也暗下决心,要以青岛为龙头,带动整个胶东半岛,发展成为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媲美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志明说:“我们既要抓住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又要避免单纯从事简单加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高新化’的原则,构建以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在,胶东各地市正利用地理优势,集中向日韩进行招商,造船、汽车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引了进来。山东的目标是:到2010年,半岛地区利税过亿元的制造业企业要达到200家以上。
提升制造业水平离不开科技创新。河北省宁晋县,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秘诀就在于“走科技路、吃科技饭”。几年前,当宁晋县获悉河北工业大学有一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奖,立刻抓住机会,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使单晶硅项目在宁晋落户。此后,宁晋又不断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如今,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都能找到宁晋单晶硅的身影。
变废为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经济增长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东部人响亮地提出:“那种通过高消耗、高污染来换取高增长的方式再不能要了!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天津碱厂近百年的生产过程中,为天津贡献了大量财富,也带来了数座10米多高、占地几十亩的碱渣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环境的改善,碱渣山非搬掉不可!”天津市一方面督促企业改进工艺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投资近4亿元治理碱渣。5年移渣治渣,原有的碱渣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公园。环境好了,房地产投资商纷纷前来,一个个崭新的小区拔地而起。
环境污染往往伴随着资源、能源的高消耗。“钢厂无废物。如果有,那也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样一个新思路,使济南钢铁集团走上了一条节能降耗与减污增效有机统一的新路子。记者在这里看到,炼铁产生的废渣经水淬后变成淡黄色的微粒,其中一部分通过烧结重新成为炼铁的原料,另一部分用来生产水泥、玻璃。生产科主任张自强说:“过去废渣是就近堆在一起,污染环境,还占用土地。现在我们再不用发愁废渣的去处了。”循环利用的除了废渣,还有经净化可重新使用的污水、能够回收用来冬季取暖的余热以及可在轧钢加热中发挥作用的废气。二次开发,污染少了,济钢的能耗物耗也降低了,真正是一举多得。
变废为宝不是一句空话。在东部各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保需要投入,但也能降低成本、带来新收益。
绍兴东盛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东算了笔账:上一套污水处理回用设备花了523万元。设备运转后,日处理污水并回用4000吨,每月可节约外排费14万元,并使企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0%以上,降低新用水量。即使考虑到运转成本,预计也能在三年内收回投入,此后每年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00万元。“绝对是笔好生意。”徐卫东笑着说。循环经济已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选择。
东部,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