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这样的感动
如果不是一个月前那几秒钟的壮举,温州,不会知道一个叫李学生的农民工在这座城市谋生;河南,不会知道一个叫李学生的外出打工青年因自己的英雄举动光耀中原;中国,不会知道有一个叫李学生的生于贫寒、活着艰辛、死得伟大的高尚灵魂。
新华社报道说,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已正式批准李学生为革命烈士。此前,李学生已经被河南省追授“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奖章”。这些当之无愧的荣誉,不仅对这个平民英雄是一种告慰,更为这个时代所有的中国人树立了一个标尺、一面镜子。
有网友认为李学生是“2005感动中国第一人”。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同步赢得政府荣誉与民间赞誉的事实,具有太多值得细细解读、耐人品味的信息。
第一个解读是:英模人物的推出,应该“上下结合”“官民同步”。典型引路,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成功经验。但是,榜样,只有植根民间、感动百姓,才能真正有示范之力。植根民间、感动百姓的榜样,必然不是“高大全”,必然不是概念化的符号,必然不是模式化的“故事”。李学生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在舍身救儿童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外出打工8年的农民工,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一个平凡人在一刹那的不平凡抉择,显示了崇高人性的光芒,显示了道德力量的伟大。任何模式与概念用在他身上都是多余的。李学生让中国感动,首先是感动了无数的普通人,因而作为普通大众信息交流平台的互联网显示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强大影响力:搜索“李学生”,网页多达12万篇;网民自发建立“李学生纪念馆”;纪念李学生的诗和评论在网上结集;网上发动捐款……这些,都是大众发自内心的真情流淌。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第二个解读是: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应立足于从普通百姓中挖掘道德资源。短短20多年间,一些人从视财富为罪恶到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以致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失范,不仅令人痛心,更不利于我们民族的复兴。但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看到,贪贿的官员、堕落的“明星”、为富不仁的“老板”、黑心的造假者,肯定不是社会的主流。其实,无数像李学生这样诚实劳动的普通百姓,无数像李学生这样认真生活的“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社会的主流,才是民族的脊梁。正因为是他们构成了国民的主体,才支撑着我们国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进步。道德建设必须注重挖掘普通百姓人性的光辉,这是中国最可宝贵的道德资源。
第三个解读是:按身份或地域对任何人群的歧视,都极其无理,都严重不道德。君不见,一些城里人常把各种“坏事”归咎于外来农民工,某些发达城市少数有知识的“专家教授”提出以貌似合理的标准实行“人口准入”的建议,想把他们眼中的“低素质”人群拒之城外。李学生的事迹,无异于给了所有这些歧视者一记响亮的耳光。无数诚实劳动、艰辛生活却被无理歧视的人群,自然因李学生而感动,歧视他们的人,难道不该羞愧吗?
第四个解读是:农民工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尊严与平等。李学生之所以让人感动,不能说不与他所在的农民工这个群体有关。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民工潮至今,农民工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走过了20多年,也奉献了20多年,他们在奉献的同时固然得到了生活的改善,但也承受了太多的艰辛和无奈。他们的奉献进城了,权益却没有完全进城。当李学生的“草根道德”展现光芒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真正尊重农民工,必须给他们平等融入城市的权利。李学生死了,“天堂里有没有农民工”━━网民的设问令人震撼。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在全党全国为之奋斗的时候,李学生这样一个有责任感、充满道德光辉的平民英雄感动中国,中国更需要这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