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大半年时间,写了十多个合作方案,洽谈了不下十次,最终杭州的天天好大药房还是没能和医院达成合作。“我们都是积极和医院联系合作,但总是被他们拒绝,钉子碰多了,我们也没了信心,现在基本放弃了和医院合作的意向。”近日,天天好大药房行政总监谢骁威这么表示。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药店和医院接触过,打算以合作、托管等形式染指医院药房,可是无论是区级小医院还是省级大医院,都拒绝了他们的“求亲”。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利益、产权等种种因素,是造成医院“嫌弃”药店的主因,药店要想真正和医院联姻,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经历:两次“相亲”失败
早在去年6月,“天天好”就把目光瞄向了医院药房,在这大半年里,他们分别和两家医院有过合作意向,可惜都没成功。“最初我们还没想到要托管医院的药房,只是希望和医院业务联系,优势互补。”谢骁威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相亲”选的是某省级医院,因为两者距离较近,就想以联营的形式,把来药店配药的患者带到医院看病,然后回药店配药。“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的销售量能上去,医院的就诊量也能增加,部分药品利润还能返还医院。医院一开始还挺感兴趣的,可是在洽谈了五六次后,医院认为存在一定风险,最终还是想保守行事,拒绝了我们。”
首次“相亲”失败并没有让“天天好”放弃,“因为现在做零售药店实在很难,市场竞争激烈,医院又抓着处方不放,如果能和医院药房合作,市场空间会大很多。”谢骁威实话实说。第二次“相亲”他们选择了一家区级医院,这次,他们希望托管经营该院的药房。“我们已经承诺保证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减,并在此基础上按比例分享其余的利润。按此操作,医院不但收入有增无减,连处方也不会流失。但医院的想法还是和我们有距离,虽然我们谈了很多次,最终无法与医院在利益分成上达成一致意见,只能取消合作。”
声音:“医”“药”联姻阻碍多
谈起这两次“相亲”,谢骁威感觉最为强烈的是“阻碍太多”。为此,记者就“相亲”失败的原因,分别咨询了药店和医院,发现阻碍双方合作的关键还是“利益点”。“在对药店来说,进驻医院是希望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对医院来说,本来药品市场80%由医院控制,现在平价药店的出现已经对门诊药房产生了冲击,再染指医院药房,无疑是将一大块利益分走,这是医院不愿见到的,所以往往对‘医’‘药’合作不感兴趣。”一位业内人士这么分析。
而一位在医院工作了十多年的医生则表示,即使医院从赢利上考虑,选择与药店合作,其内部反对的声音也肯定高过赞成的声音。“多年来,药品收入一直是医院赖以生存的一大支柱,围绕医院药房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像有的医生开药方可以拿回扣,有的医药公司和医院药房之间有复杂的账目往来。如果要和药店合作管理药房,就要重新制定一套体系,这会影响到一大批人的利益,所以遭到反对是肯定的。”“另外,我们医院还要考虑到影响。”除了利益,一医院负责人还道出了一个原因。“和药店不同,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公立医院,还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不能出现过多的商业味,否则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尝试:“曲线”进驻医院药房
虽然“天天好”等大药房与医院的合作都是无疾而终,但也有人正尝试着“曲线”进驻医院。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负责人介绍,他们和一家医院共同经营药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这个药店不是医院药房,但却是医院出资、开在医院旁的附属产业,医院的一部分外流处方,就由这家药店来消化。“这种合作基于双赢的观念,我们只负责药品的采购、配送,其他部分还是由医院掌控。对我们来说,增加了销售网点以及处方药的销售量,而对医院来说,原本的既得利益不变,在减少采购成本的同时,利润还有所增加。”
对于这种做法,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是种有益的尝试。“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分家是种必然趋势,但怎么分却是目前面对的最大难题,有人尝试着将医院药房托管经营,也有人像这样‘曲线’进入医院药房。作为行政部门来说,不能说哪种方式一定最好,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各种新的尝试,也许就能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