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同一个地址,却有好多门牌号。这给家住半道红社区的董女士带来了不少烦恼,“我家住在半道红汽发厂对面,过去一直叫‘湖墅南路17号’,后来楼道口处的钢牌换成了‘半道红×幢×单元’,上个月在交水费的时候,地址又变成了‘湖墅路63号×幢×单元’,我家地址到底应该怎么讲啊?”董女士着急地问。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董女士的家门口,发现社区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塑料板,上写“湖墅南路17号住宅小区”,大门左侧也有一块门牌标着“湖墅南路63号”,而一走进社区,单元门前清清楚楚地写着“半道红11幢1单元”。同个地方,三个地址同时呈现在记者面前。
门口的一位老太太告诉记者,要找这个地方,随便说个地址都可以,但寄信时就得写上“湖墅南路63号(原17号),不然收不到。”
记者咨询了拱墅区地名办的徐主任,他告诉记者:以前该社区的地名确实是“湖墅南路17号”,后来湖墅路道路拓宽,因此该社区变成了“湖墅南路63号”。
经过调查后,徐主任告诉记者,“17号”的牌子是物业公司自行安装上去的,他推测这是因为居民都用惯了这个老地址,要求物业公司安装上去的。而小区现在真正的地名应该是“湖墅南路63号”。至于“半道红×幢×单元”是“63号”下面更具体的地址,如果要交水费或寄信等,都应注明“湖墅南路63号半道红某幢某单元”。
至于“17号”的老门牌,徐主任告诉记者,地名办正和物业公司协商除去这个门牌,彻底解除居民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