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去了南部
“当时周指导主要教我基本技术,对这些我一点不喜欢。”初涉排球的郑亮有些难以忍受训练的枯燥,让他更有兴趣的是少体校排球队主力们训练前的热身活动———打篮球、踢足球。可作为替补的郑亮只能在一旁观望,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周指导提出要和主力队员一起热身,结果他的篮球和足球水平让教练和队友都吃了一惊。
也就在这一年,郑亮的个子开始疯长。一年之内长了10厘米的他,第一次在身高上超过了哥哥郑武,并从此一直保持着对哥哥的身高优势(成年后郑亮2.01米、郑武1.96米)。这也让郑亮的父母下定决心把郑亮送进省少体校,让小儿子去吃排球饭。
有意思的是进入省少体校不到一年,郑亮就被来杭州招人的南部男排相中了,去不去?不希望儿子远行的父母就此询问了当时的省体工队的领导。省体工队立即测了郑亮的骨龄,1.97米的结果让有关领导拍板:招郑亮进浙江男排。
“如果真去了南部,真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郑亮笑着说。生活无法假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个假设成为现实,浙江排球将会少了一分精彩,多出一个对手。
大器晚成的副攻
进入省队的郑亮先后师从汪文滔和魏乃常,两位恩师都让郑亮受益匪浅,不过他们对郑亮的位置却有着不同的认识。汪指导认为郑亮最合适打接应,魏指导则倾向郑亮打副攻。
“两位老师都没有错。那时的我虽然个子高,但是仍然比较单薄,魏指导让我打副攻比较现实,汪指导的眼光则比较独特,我的跑跳都挺好,从国际排坛的发展看,打接应也挺合适的。”
最终,副攻被确定为郑亮在排球场上的位置,魏指导开始精心雕琢这块璞玉。“每次正常训练后,魏指导都会给我配个二传加练,1天扣100个好球。”尽管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郑亮谈起当年的情景,仍然忍不住做起了当时的动作,“不是扣100个球,而是100个好球。现在的年轻队员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承受了”。
“那时的运动员没什么杂念。我打球晚,看着同龄人都打上了主力,心里特别不服,训练有股气。”就这样,1987年进省队的郑亮,终于在1988年下半年打上了主力,并于1989年被国青队相中,球衣的背后第一次印上了“中国”两个字,而那时的国青主帅正是现在利群男排的执行主教练郑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