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成员简介
盛奕奕:年龄最小的成员,小学一年级。我们评给他最可爱奖。
何启帆:正在杭十中读初二,一大早自己一个人骑车到鼓楼,然后转8路车赶到报社。我们评给他最勇敢奖。
哲箫一家:俞女士和她的宝贝儿子哲箫,还有两个外甥女惠敏和晶晶精诚合作,我们评给他们最和谐家庭奖。
三青年志愿者:他们来自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实践部,我们评给他们最富爱心奖。
“今天太开心了!”“扎染布上面的图案就像怪兽一样,好神奇啊!”“叔叔你们暑假还搞不搞活动?”……早报“春假套餐”昨开尝“第一餐”,感受丝绸和陶瓷两大国粹的魅力。
第一站【中国丝绸博物馆】
“今天我们6点多一点就起床了。”昨天早上7点半,家住石祥路、年龄最小的盛奕奕就等在我们报社门口。
早上8点,我们乘着小巴士来到玉皇山前莲花峰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片断一:蚕桑厅里探问蚕宝宝
在蚕桑厅观看蚕宝宝的生活史时,讲解员为了加深小朋友对蚕桑知识的认识,给他们提出了一个个小问题,这使得小家伙们各个抓耳挠腮。“有谁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才会长大啊?”
“是不是3次啊?”“不对,应该是4次呢!”“不错不错,大家都说对了,蚕宝宝呀,一般要经过3至4次的蜕皮,大约30天以后长成熟蚕,之后它会吐丝结茧。”
“哦,这样的啊,我知道了!可是为什么蛹是红色的,但变成的蛾又是白色的呢?”这会儿轮到小家伙们向讲解员发难了。“这是因为,蛹壳就如同是它的一件衣服,它只有脱了这件红色的外套才能破茧而出啊!”
片断二:古代丝织机上过把瘾
丝织厅陈列了一台古代丝织机,可以现场动手操作呢。这不,我们的何启帆同学就忍不住上前过了把瘾。
完了手上的活儿后,动脑题又来了。讲解员指着墙上的一幅人物画像向大家提出了新的问题。“谁能告诉我这个人是谁啊?”“黄道婆!”“不对,那是把棉纺织从海南带进中原的,不是这一个,这个是嫘祖,又叫嫘婆,她发明了养蚕,还教会人们丝织,是一个对丝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很有意思的地方,教大家怎么把一块丝绸变成一块很漂亮的艺术品啊,这个就叫扎染。”
第二站【南宋官窑博物馆】
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铺着钢化玻璃的地面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透过玻璃,大家看到一些碎瓷片铺满地面,仿佛再现了800年前官窑的场景。
片断一:感悟高科技的同时当了回古人
在第一展厅听完了解说员关于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陶瓷文物的介绍后,大家来到了再现南宋往昔官窑风姿神韵的第二展厅。讲解员在放映官窑历史的影片,当放到宋高宗在欣赏瓷器时,她让小朋友们走到一个台子上去,还可以摸摸桌上的花瓶。小朋友们上去后,奇怪的事情就突然发生了:影片中出现了小朋友们的身影,而且动作、神态与他们在台上的一模一样。他们或是学着高宗在欣赏瓷器,或是与高宗来个面对面,可谓千奇百怪。
片断二:陶吧里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参观完3个展厅,大家来到了陶吧,亲身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试着拉坯,所以不是水多了就是泥飞了,在转得飞快的机器上拉坯,一不小心,“啊——飞出去了!”接着是一声尖叫,一块褐色的陶泥又从机器上飞了出去,庆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盛奕奕和3位志愿者说好了要做一个花瓶,一开始还挺像样的,可后来就不行了,一会太矮了,一会有了瓶颈又嫌太小,结果呢?N只手伸进里面打算扩大容积,却没料到口子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缸,慢慢又变成了一个碗。碗就碗吧,可结果碗边慢慢垂下去,变成了一个盘子,最后干脆“哗”地一下瘫在了拉坯机上。唉,前功尽弃,还得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