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拢像丝绸面料般柔软飘逸,展开如孔雀开屏般雍容华贵,标志着皮草鞣制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建筑面积3.62万平方米、正在紧张装修的“皮草大世界”,将托起国内首家高品位裘皮制品专业商城;名镇申报进入最后阶段,这里将诞生我国首个“皮草名镇”……“五一”期间的桐乡市崇福镇,几乎从各个侧面传递出了科学发展观给当地皮草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
变化之一:生产经营方式转型
20世纪30年代,崇福镇的皮毛业已有每天近千张湖羊羔皮的加工规模,镇上的“硝皮弄”因此得名。然而,一直到90年代后期,该镇的皮草业仍停留在为服装“配饰”阶段。那么,崇福皮草业缘何能在近年内异军突起?
走进拥有400多个商业铺位的崇福皮毛市场,只见市场内从獭兔皮、狐皮到艾虎皮等应有尽有,节日期间照样吸引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国内外客商。一名外商边走边发出感慨:“以前到中国采购皮草要花10多天到处寻找,现在只要到崇福就能买到需要的皮毛。”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裘皮贸易大国,占世界裘皮拍卖行总成交量的60%以上,而崇福皮毛市场年成交量达350多万张,占全国总成交量的60%以上。这使记者悟出了这里发展加速的“谜底”:市场的“磁场”集聚效应,使传统的作坊式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催生了整个行业的“井喷”。
市场负责人张梓琴笑着给记者的“想当然”加了两条“注释”:一是崇福抓住国际皮草加工业梯次转移的机遇加快生产方式转型,2003年全镇只有2家企业生产成衣,目前已达40余家,初步实现了从配饰到成衣的跨越;二是抓住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契机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使产品从“贵族”化走向时尚化。
变化之二:产品技术含量提升
崇福皮草业是怎样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传统工业发生质的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
在国内行业龙头雄鹰皮草公司,记者从样品间里数百款引领时尚设计潮流的裘皮服装中找到了答案:产品科技含量是皮草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公司董事长陆荣坤告诉记者,近3年间,公司开发的兔皮、獭兔皮精深加工等新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猾子皮防水防尘服装革新工艺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鞣制、染色采用的环保型化工辅料技术国内领先,为企业生产高档裘皮服装奠定了基础。难怪最近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青年裘皮服装大赛,总共8个奖项被这家公司拿走了5个;公司年产裘皮服装18万件、裘皮制品200万件,90%出口美国、北欧等地。
记者在崇福镇随便转了转,发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已成了当地企业“强身健体”的“秘诀”。目前,崇福镇皮草企业已发展到971家,去年实现产值34.51亿元,今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又增长38%。科技带来的盈利空间,不仅使城郊村成了浙北地区第一个“轿车村”,而且使皮草业成了吸纳全镇3万余人就业的巨大“蓄水池”。
变化之三:政策引导“四两拨千斤”
“皮革是男人的西装,皮草是女人的服装。”副镇长李建林一见面就这样说,并全面剖析了崇福皮草业加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原料、销售“两头在外”。
谈起政府扮演的“角色”,李建林道出了围绕科学发展做精做强的“三原则”,即在政策导向上,控制有污染的“前道”,发展成衣等“后道”,重在质的提高;在土地供给上,鼓励“腾笼换鸟”盘活存量;运用财政手段“四两拨千斤”。镇财政每年拿出百万元资金鼓励企业创品牌、研发新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示会。正是有了政策调控这双“看不见的手”,崇福皮草业才在成为国内最大的皮毛加工、交易中心后,进一步向国内最大的皮毛业制造中心迈进。
其实,即将试营业的“皮草大世界”也是崇福镇政策导向的一项“杰作”。记者看到,这个集产品展示、成品交易、设计培训、科技研发、洽谈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还专门设立了T型舞台和拍卖行。这一以新的理念搭建的新平台,无疑将为崇福皮草业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