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意味着几十年资料被废
“我希望,这是它最后一次搬家了。”去年,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终于选定了新址,这让沈雪峰多少有些感慨。沈是浙江省气象局业务处从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专家。他介绍,要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并不是搬到越偏远的地方就能简单了事。
台站观测资料代表性的好坏,原则上可从台站所处的位置是否典型方面进行评定。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观测资料代表性比较好,山区或丘陵地带代表性比较差。观测仪器性能、安装地点、安装方法与代表性也有关。选择有一定惯性的仪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代表性,而不适当的安装地点又将使资料失去代表性。
“严重的是,由于观测台站频繁搬迁,数据缺乏连续性,一些台站几十年的观测资料作废。同一地点的气象资料年代越久远,科研价值越高。观测点变换后,所有资料要从零开始,这也是最令人痛心的一点。”
气象观测站每搬一次家,直接导致气象资料不连续,地点更换则会造成同历史气象资料无法直接比较,无法系统地开展气候变化分析研究。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连续性一旦受破坏,对研究和科学评估区域乃至全国、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等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恢复的。而且,为使原来的资料可连续使用,新旧观测点要有一年时间的实测数据对比。但一些地方缺乏规划,急于扩大城市建设,忽视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程序,盲目搬迁气象观测台站。
14处“天眼”难以睁开
要搬的不只有鄞州气象站一家。目前,我省尚有临海和龙泉2个基本站、平阳等12个一般站不能达到符合观测环境保护的技术规定,它们均需要搬迁。
半个世纪以来,我省共有52个站点完成搬迁,占总数的76.5%,其中基准站3个已经全部搬迁,56.2%的基本站和79.6%的一般站已经搬迁。在气象站迁移原因分类中,被迫迁移,城市规划和外部原因在地面气象站迁移原因中占了很大比例,迁站最多的达到了4次。虽然《气象法》明确了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但许多市、县级气象局在探测环境保护方面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无法真正抵御城市化进程对探测环境的破坏。迁站勘察报告书中,虽然当地城建规划部门盖章认可保护环境,但保护不了多久,地方政府的规划总与气象事业的发展发生矛盾,因此屡屡搬迁。沈雪峰坦言,改善生活条件也是一部分气象站迁移的原因。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有很大一部分气象站选在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边远地区,气象职工工作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远离城市生活,存在着生活、子女入学、看病等一系列问题。近20年来,为了改善基层艰苦气象站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各县市气象局也不同程度地迁移了一批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