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龙泉市雪松制板有限公司原料部经理梅金华回老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原来,在去年年底回岩樟乡老家过春节时,他就把自己家2亩耕地承包给村里的种粮能手廖一根经营了。所以,他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一到春耕生产开始时就得厂里老家两头跑了。
梅金华说:“原来我每年总要回去把2亩地种上。其实真的算起账来挺不划算的,厂里请假要扣工资,来回奔波又要一定的费用,再加上我不可能像廖一根那样精心管理。2亩地的收成可能还不够我工资损失。”廖一根则告诉记者,他一直以来都在种田,可由于自己家只承包了3亩多地,规模太小,收入不多。去年,他把村里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家的共10多亩田承包过来,种了两季稻谷,冬季还种了6亩多萝卜和近9亩油菜,算下来,一年挣了30000多元。“这样也不比他们外出打工差。”廖一根笑眯眯地说。
现在,像廖一根一样,龙泉众多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开始把原来分散到户的耕地通过合作、承包等形式集中起来,规模化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据了解,龙泉市有耕地25.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亩多一点,许多人家除了种一季稻谷外,其他时间大部分在撂荒,耕地资源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许多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种粮能手纷纷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