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个月开始,不少市民去医院配药时,可能会发现很多医院自己生产的一些价格便宜但疗效又非常显著的制剂再也买不到了。因为从下个月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出台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实行。由于达不到新标准的要求,杭州有近三分之一医院制剂品种将会消失。
是留?还是撤?杭州各大医院制剂面临去留难题。
三分之一制剂出局
对于很多病人来说,对医院的制剂科可能比较陌生,但对制剂科生产出来的制剂,如市一医院的小儿愈咳灵口服液、市三医院的皮炎灵搽剂,病人们都是再熟悉不过了。事实上,每个人在服的药物除了正规药厂生产出来的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医院自己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配制出的制剂,这部分药物往往因独特的疗效深受病人欢迎。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省医院制剂进行全面清查。调查显示,在2003年底前全省各大医院经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核发的制剂批准文号共5726个,其中中成药批准文号959个、化学药品批准文号4767个。这些制剂执行的标准也不尽相同,1345个执行《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约有2556个执行《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的,约有1568个执行自拟标准品种,其他尚有少数执行《中国药典》或其他省市《医院制剂规范》。
根据最新规定,医院自己生产的制剂也要像企业生产药品一样进行GMP认证管理,生产场所、条件、检验程序全都要上一个台阶,这样的要求对医院来说显然有点高不可攀。虽然各大医院申报到省药监局的制剂品种还没有最后审批下来,但记者从不少医院获悉,至少有三分之一医院制剂将淡出市场,如市一医院原有制剂100多种,但院方心里有底的能够批准下来的制剂可能只有三、四十种左右;市三医院原有128种制剂,最后保留下来的估计也只有近70种左右。
价廉物美疗效不错
对于老杭州人来说,杭州一些医院自制的特效药都能报上一二,如市一医院的小儿咳嗽类药、市三医院的皮肤科类外用药、市中医院的妇科类中药以及省中医院的一些膏药等。
不少三四十岁的父母,对市一医院“一黑一白”两种口服液可能都印象深刻。所谓“一黑一白”,是对医院自制的小儿愈咳灵口服液及新明磺合剂的昵称,对治疗小儿咳嗽有很好的疗效。据该院制剂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小儿愈咳灵每瓶5.9元,新明磺合剂每瓶才4.7元,价格大大低于一些医药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同类药物。由于疗效显著,小儿愈咳灵在医院的供应量每个月基本上在7000瓶左右。
在市三医院,复方胺肽口服液、皮康口服液以及复松霜、复硅霜、皮炎灵搽剂等制剂,因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在病人心目中也都有很深的印象。
由于医院制剂仅在医院内部流通,不能销售到其他医院或者流通到市场上去,这些制剂也成为医院科室力量强大的象征,甚至是医院的一种骄傲。
科室负责人难以割舍
在新标准面前,很多医院的制剂必然遭受淘汰,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科室的负责人对已经沿用了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制剂遭淘汰都非常惋惜。
“牛皮癣洗剂在我们医院已经用了差不多四十年,价格虽然非常便宜,但对某些人的疗效特别显著,可由于达不到新标准,我们最后连申报都没去申报。”杭州一家医院的制剂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不甘心放弃,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还跟院长争辩,但最后也没有改变制剂遭淘汰的命运。该负责人坦言,眼看着老一辈积累下来的心血在自己手上断绝,心里很是难以割舍。
既然医院自己生产有困难,那么这些药物为何不能改由医药企业去生产?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药物从量来讲并不是非常多,由于利润薄,很多医药企业不愿意生产,而事实上,医院制剂部门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高标准保证用药安全
不少人提出,仅限于某家医院配用的制剂该不该像医药企业那样提高标准?如此高标准会不会扼杀很多有特色的医院制剂?
刚刚完成杭城各大医院制剂标准复核工作的市药检所郭所长告诉记者,从这次整顿结果来看,医院制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医院自己送检的757批样品检验发现,有45批次的样品不符合规定,占了总数的5.9%。主要问题包括:处方中主要药物未检出,如在检测一种名为醋酸地塞米松的软膏时,却未检出醋酸地塞米松,原来医院将主料改为地塞米松磷酸钠;部分制剂含量偏低,如复方碘甘油、盐酸达克罗宁乳膏、复方维A酸软膏、复方倍氯米松乳膏等均出现含量不符合规定现象;检查不符合规定,如呋喃西林溶液有6批次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
省市药监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整顿不是为了遏制医院制剂的发展,提高标准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制剂生产,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老百姓的用药质量与安全。据悉,整顿后,省药监部门将所有的医院制剂编制成一本书——《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目前的版本是1987年的),今后,任何医院如果要生产同种制剂都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对于一些没有通过审批但却不得不用的制剂,医院可以向药监部门提出申请,从其他医院调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