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浙江日报大楼三楼会议室,身着明黄色舞蹈服、手持粉红彩扇的女孩一字排开,由此,钱江晚报准备了一个星期之久的“激扬·文字的先锋时间”——本报记者对话中外作家活动激情开场。
著名作家王蒙、叶辛、吕新、叶广芩、王兴东、张之路;茅盾文学奖新晋得主柳建伟以及俄罗斯作家斯薇特兰娜·瓦西莲柯、匈牙利作家鲍劳赤·戴奈什、美国作家艾伦·索多夫斯基等外国作家悉数到场。30多位中外著名作家在150分钟里与本报记者激情对话。关于这场对话,以及这个为期一周的话题征集,在昨晚省委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接待活动中,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长陈敏尔的肯定。陈部长说:“这段时间,钱江晚报向读者征集的关于文学的问题非常好,我很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解决了,对于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种帮助。”
昨天下午2点40分,这些问题就在钱江晚报“激扬·文字的先锋时间”——本报记者对话世界作家现场派对上得到中外作家的阐释。无数闪光点,无数智慧相撞的火花在昨天的会场频频出现:“作家在作品中应当担负起哪些责任感?”“对青春文学,80后作家你们怎么看?”“什么样的作家才算是伟大的作家?”“怎样看待文学作品当中的性描写?”当记者的这些问题抛向台上的作家时,他们侃侃而谈,于是,那些思想上的亮光点出现了,那些有趣的场面出现了,那些名家们的经典话锋出现了:
文学大师王蒙现场辟谣——我说“中国没有伟大的作家是因为自杀的作家太少了”是对这种观点本身的一种嘲讽;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说——郭敬明是我的学生,他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对于这样一个少年,我想对他说,你还需要成长;新晋茅盾文学奖柳建伟说——在当下的中国,可以得诺贝尔奖的作家至少有20人。还有影视作家很风趣地说“文学是尼尔斯,影视是鹅,他们在一起就是一出完美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关于写作,俄罗斯作家斯薇特兰娜·瓦西莲柯说:“我的观点是文学和影视艺术不能简单地融合,必须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这就需要导演的把握。”美国作家艾伦·索多夫斯基说:“美国的严肃文学所关心的更多是性别问题而不是性问题。这在西欧也很普遍。”这种观点让我们了解到,在当下,他们关于写作的想法。
昨天,当对话成为状态,那些大牌的作家不在乎年轻的记者是否全部看过他们的作品,对于媒体,他们更看重那种初生牛犊的锋芒以及他们年轻的思考。毕竟,他们的问题是当下最新鲜,最生活,最大众的关注点,作家们把这次交流当成一种平台,一种把文脉传承、传播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