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5月23日横店专电在第三届浙江作家节上成立“横店·中国影视文学创作中心”后,众多国内作家、编剧随即召开“中国影视文学创作高峰论坛”,虽然论坛的主题为“探讨历史影视剧剧本创作”,但在论坛中,从一开始的“正说”“戏说”的观点对立演变成最后众口一词,纷纷要为历史剧的“戏说”正名。
-“戏说”就是“戏剧地说”
引用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尧的一句话:“当下荧屏是历史剧爆炸的时代,历史剧正在对影视作品‘疯狂圈地’”,但各位参加论坛的作家却一致为戏说正名,在他们眼中,历史剧本身的性质就是戏说。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表示,正说和戏说只是文学界影视界把历史题材作品强行装入这两个概念中,“所谓的正史,对作家和剧作家来说,也是不可全信的”。但同样柳建伟也认为,无厘头地对历史真相胡编戏说更是历史题材的大忌,因为戏说不是胡说八道。他还以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为例,认为真正成功的历史剧也是可以融入大量戏说的。
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亚洲表示,戏说的程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比如《西游记》,是否这种写法就是胡说八道?‘胡’和‘乱’本身是否就是一种艺术手段?现在定位为正说的东西,如果时代变了,是不是就会变戏说?而戏说的东西,是不是也会因为时代的改变在几十年后变得太严肃?”黄亚洲的这一连串疑问其实表明了他的立场:戏说也是一种艺术方式。
而在知名编剧、导演冯小宁眼中,既然影视作品需要编剧,那么同样就需要“编”,“就像编席子一样,历史的碎片只是素材,在掌握史实的情况下加入文学性的创作,历史剧更需要的是想像力。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有记载下的历史其实也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冯小宁以自己创作的电影《红河谷》为例子,认为没有必要被历史所束缚,正说也好,戏说也好,通过历史剧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戏说”就是好事?
既然戏说历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那么戏说的历史剧是否就能大行其道?或者其大行其道就是好事吗?王蒙没给出判断,却讲了一段回味无穷的话赢得了满堂彩:“我每天晚上一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七八个频道都在播帝王戏,我睡睡看看,所有的皇帝都令人羡慕———权威、可以随时杀人、经常选美并且还可以多妻,这些并不为过,但从全局上讲,似乎也应该悠着点。”
而著名作家叶广芩并不认为可以戏说是件好事,在她看来,只有真正提高了观众的艺术感受能力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她甚至以女儿早恋并失恋的事为例子,来证明“艺术家应当是人类灵魂的按摩师,艺术家需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才能让读者和观众在滚滚红尘中回到安静的森林。”
-一场期待中的论战和平收尾
其实在论坛一开始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就开宗明义:我们不必像媒体期望的那样打起来。事实证明,这个话题的确让人打不起来,最后,无论是坚持正剧的作家,还是强调戏说的作家都认同一点:任何人都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就像让许广平去写鲁迅也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李功达表示,正说或者戏说其实只是评论家关注的问题,作家并不需要去考虑,更何况正说和戏说其实并不是对立面,“我特别佩服《铜齿铁牙纪晓岚》编剧的说法,既不是戏说也不是正说,而是一种新说,历史剧本来就是‘剧’,不是历史研究所搞研究,而是艺术创作。”在李功达眼中,说得好不好、精彩不精彩才是真正的评判要素,一味强行区分正说戏说只会抹杀作者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