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北京最高气温超过29摄氏度,成了进入5月以来北京最热的一天——或许,这注定就是一个充满意外、惊喜和兴奋的日子。而这一切情绪的中心自然是当天聚集了世界上仍健在的三分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5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的人民大会堂三楼小会议厅,“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这里拉开序幕。
全世界的目光在这里汇聚,各种精辟、前沿的观点在论坛上激荡。“逮”着论坛的间隙,本报记者采访了论坛上的三位经济学家,近距离聆听他们的声音,就中国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指出——全世界人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受益者
斜靠在沙发上,目光慈祥,眼前,这位80岁高龄的罗伯特·福格尔教授显然有些疲倦,但一聊起他那精心研修的理论成果,刚刚结束完演讲的他立刻恢复了台上的神采。把深奥的诺贝尔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到各个领域、当略带沙哑的声音精心为中国问题把脉时,大师和常人的距离似乎在顷刻间不再遥远。
中国制造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讨论的热点。随着世界经济中“中国因素”的活跃,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世界经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那种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构成对国际社会威胁的论调也此消彼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该以何种眼光看待开放的中国?这些一度热议的话题也受到了顶级经济学家的关注。
记者:请问罗伯特·福格尔教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到底是世界的福音还是威胁?
罗伯特·福格尔教授: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当然是有益的,不仅对每个公民,各个国家,对于全世界也是如此。具体而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国庞大的生产规模为世界创造了很多高质量、价格优惠的产品;其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承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比如美国的产业规划以高科技领域为主导,因此其大量的消费品需求得由制造业颇具竞争优势的中国、印尼等国满足,这是一种互补的协同模式;再次,中国的和平快速崛起对周边发展中国家也起到了相当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球经济要共谋和谐
记者:福格尔教授,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国制造的优势,但令人纳闷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大量中国产品走向海外,一系列反倾销、特保、直接销毁等抵制现象也呈递增趋势。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有没有缓解或杜绝这些现象的相关建议?
罗伯特·福格尔: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正如我刚才作出的中国崛起有益论断提到的,受益者是针对整体而言的,这其中不排除个别人、个别团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去年我到上海坐过别克车观光,价格比较实惠,因为在美国,差不多质量的车子价格要翻倍,这对美国底特律汽车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很多美国汽车公司把部分业务包给生产成本相对低些的中国等地,由此造成了部分汽车工人失业。对此,我的看法是,在国际分工深入的趋势下,一味埋怨或抵制显然行不通,而比较可行的是,政府可以出面增加工人工资、完善失业保险等措施。
总之,在发展的阶段性进程中,这些矛盾或不和谐关系的出现有着不可避免性。而我们的目标是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期盼着那时这些矛盾将迎刃而解。
从关怀的角度解决劳工荒
主要研究营养、劳动福利、劳动生产力的长期变化,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及数量的方法来解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这是罗伯特·福格尔1993年捧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大理由。但在这位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师眼里,经济问题并非孤立,其背后都有深层次的社会背景。
记者:特别自去年以来,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继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您能不能结合您的相关理论,谈谈缓解劳工短缺的对策?
罗伯特·福格尔:一方面,这是这些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表现。但是,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就会起到反向效果,必须尽早解决。
一般而言,大体有这些方式:增加劳动工资,鼓励更多的人去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更大的生产产量;更为重要的,企业主要真正从关怀的角度,着眼长远、全局的角度,而非简单地解决一时之需。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