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两天,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刘洪彬所在车间的工友们正琢磨着将生产过程中上工料的时间再缩短1分钟。刘洪彬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哪怕再缩短1秒钟也不容易,可一旦试验成功,将为工厂再节约数十万元成本。
刘洪彬是“刘洪彬高炉无料钟料罐均压及溜槽角差控制法”的“主角儿”。就在几个月前,杭钢首次以普通一线职工的名字命名了5项先进操作法。
据集团公司工会生产保障部介绍,先进操作法是生产一线职工在生产中,经摸索、实践、总结而提炼出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科学性和普及性的操作方法。
集团先进操作法评审委员会专家李兴元说,先进操作法在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刘洪彬告诉记者,采用他们自己创造的先进操作法后,每上一批工料的时间缩短了3分钟,为高炉稳产、高产及节焦降耗创造了条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超过120万元。
老一辈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曾从广大职工的实践中总结推广了一大批先进的操作法,例如郝建秀的“作业法”和倪志福的“倪志福钻头”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学科技、比技术的热情。
杭钢工会有关人士介绍说,早在几年前公司就考虑以一线职工的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但考虑到这些操作法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拖到今年正式命名。
这一做法进一步鼓舞了集团公司2万多名职工提高素质、学习技术的热情。在钢水奔腾的火热车间,炼钢车间副主任杨利康告诉记者:我们车间的工友祝志胜就是5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的职工之一,这让我们备感光荣,也激励着我们努力钻研,刻苦攻关。
多年来,杭钢十分重视先进操作法的总结、评审和推广工作。仅2000年以来,公司已组织各类劳动竞赛1251项,吸引了近19万人次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23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