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兰溪民间雕塑艺术——埠街道金家村的“粮食砌”,曾经面临失传的尴尬。如今这门民间艺术终于有了传人,“不过要让这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恐怕还得再招几个徒弟。”昨天,在兰溪“粮食砌”民间艺人童拓基的家里,老人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心愿。
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兰溪金家“粮食砌”,是当地独有的民间雕塑工艺。童拓基倾心制作的“秦代宝鼎”、“兰花花盆”、“吉祥屏风”、“炎黄子孙牌坊”等“粮食砌”雕塑,已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展览,引起了观展者的极大兴趣。
但到前年为止,除了童拓基,兰溪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会制作“粮食砌”的人。童拓基的几个子女都在外面忙于工作、学习,根本无暇学艺。村里几个年轻人看了这么烦琐的制作工序后,都打了“退堂鼓”。
35岁的女埠街道西垅村村妇严素贞从小听说过“粮食砌”的工艺,但一直无缘见识成品。巧的是,她在城里的住宅也正好在兰花村童拓基寓所的隔壁。在多次目睹老人的神妙杰作之后,这位村妇暗下决心,要把这门技艺学到手。从去年底开始,严素贞成了“粮食砌”的学徒,师徒俩“约法三章”:师傅不收分文学费;徒弟也不拿半分工资;师傅有义务把自己的技艺全部传授给徒弟;徒弟不仅要有恒心、毅力,而且还要细心、专致。
严素贞进步很快。她告诉记者:“通过每天的学习,现在我已学会基本的操作,如五谷排列、粘合、成块……”童拓基说,接下来,他要把图案设计、整体制模等技艺教给严素贞,“预计到今年年底,她就可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