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上8点15分,浙江省嵊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国打开电脑,点击嵊州信息港的网页,进入论坛的“百姓话题”栏目,翻阅一些网友对于当地部分官员的评议。每天去“百姓话题”浏览,现在已成了陈建国的习惯,这源于今年4月嵊州开始的监督机制创新探索———吸收媒体、网络等舆论力量监督干部行为。
4月初,嵊州市各部门的66名新任党政领导干部逐一在电视上亮相,向群众进行公开承诺。承诺内容既包括各自工作打算、任内目标,也包括勤政廉政建设、个人工作作风等涉及官员8小时外的内容。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各委、办、局“一把手”们走到最前台并公开承诺,这让普通群众既觉得新鲜,也感到党风的改变。家住剡湖街道越秀社区的市民钱志民称,从公开承诺中,看到了领导搞好工作的决心,也让群众对其工作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
嵊州市经贸局局长孙海荣称,公开承诺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面对全市70多万人,说出的话大家都记住了”。孙海荣的承诺是,使自己的部门成为经济的“信息港”,政企的“连心桥”,企业的“服务台”。
嵊州市委书记陈月亮说,采用公开承诺这种方式的初衷就是“使下情上达,把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百姓与政府相结合的监督渠道”。在领导干部公开承诺的同时,嵊州还将乡镇、街道财务支出上墙公布,鼓励群众通过来信反映、网络评议等多种途径,构筑舆论监督机制。陈建国表示,要扩大百姓的知情权,形成浓厚的舆论监督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