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海海域5月30日起出现大面积赤潮,美味的海产品我们还能不能放心吃?昨天,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本次赤潮的有关情况。目前,我省的鱼和蛏子、血蚶、文蛤、泥螺等所有滩涂生贝类都可以放心食用,而赤螺、蜊贝等目前污染情况尚未测明的礁石生贝类将限制上市,织纹螺、河豚鱼建议避食。
目前,省海洋与渔业局已组织沿海各地各相关部门,24小时监测赤潮发生海域,暂停赤潮影响区域内的贝类等采捕,并及时向公众通报海产品安全质量情况。
赤潮里发现有毒的米氏凯伦藻
5月30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舟山海域发现颜色为暗红色、淡紫色的大面积赤潮,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部分海面漂有大量藻类残骸;进一步监视发现,面积已逐步扩大至7000平方公里。5月31日和6月1日,监测部门在温州附近海域发现340平方公里的赤潮。
31日,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发现,现场监测到的赤潮里竟然有米氏凯伦藻,随后,这种有毒的藻类也在舟山、温州洞头三盘港等海域发生的赤潮里发现。
“本次赤潮是我省有记载以来,首次大面积发现米氏凯伦藻的赤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介绍。据国家海洋局认定,米氏凯伦藻会分泌溶血性毒素,引起鱼类死亡。
“但目前还只能说疑似米氏凯伦藻。”林东勇补充说明,因为省海洋与渔业局目前尚没有接到由于受赤潮影响而发生鱼类、贝类死亡的报告。
赤潮尚没有影响到近海海涂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鱼类绝对没有问题,而海涂贝类目前也可以放心食用。”林东勇表示,即使鱼吃了有毒的米氏凯伦藻而死亡,但只要食用者将鱼腮去掉,毒素并不会进入鱼体而影响食用者健康,而目前赤潮尚没有影响到近海海涂,网箱养殖、围塘养殖等海涂养殖的蛏子、血蚶、文蛤、泥螺等,都没有受到毒赤潮的污染。
让渔业部门担心的是,有一部分礁石生贝类,如织纹螺等会吸附藻类毒素,广东曾发生过有人因误食被赤潮污染的螺而中毒的事件。目前,我省海洋与渔业局已对赤潮发生区域的贝类采样,检测结果不久将向公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