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杭州上城区定安路51号“嵊县糟味馆”,一阵阵香味从里面飘出。行人大都不太会去注意这个只有10多平方米的店面。但谁都不会料到,做得一手好“糟味”的店老板,竟是嵊州首个公派出国的研修生,他曾花了两年时间,学习一种名为数控研磨的机械专业技术,并获得日本政府承认的技术二级证书。回国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他开的“糟味”店倒有声有色,并吸纳了3家加盟店。他感慨:“我学的专业回国后根本用不上。”
研修生回国后曲高和寡
老板沈志华今年40岁,他说:“我是靠做炉灶起家的。”1998年前,沈是嵊州一家炉灶厂炉灶设计工,是当地最早从事这一工作的人。1998年,绍兴市政府外事办派出6人赴日研修,沈志华是其中之一。
沈到了日本一家名为三会金型株式会社的企业,学习的是一种名为“数控研磨”的专业技术。他获得了技术二级证书。2000年回国。当时他非常高兴,以为回国后可将学习成果应用起来。
回国后,沈发现,花了这么长时间和精力学习的专业技术,在家乡根本用不上。在嵊州,沈的技术成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2000年以后,频频有日本企业向沈伸来求贤之手,年薪也开到了10多万元人民币。但沈一一回绝了。他告诉记者,他想在家乡继续发展。
软磨硬泡苦学糟味手艺
沈志华心思活络,随后在嵊州当地办起了一个领带厂,但初次下海遭遇失败。不久他转到杭州,开始“糟味”旅程。
他发现,嵊州的土特产“糟味”很受杭州人喜欢,由此产生经营“糟味”的念头。但这是门传统手艺,没有规范的教科书可学,所以他重新回到嵊州,打算拜师学艺。
他获悉当地有名50多岁姓俞的老师傅手艺很不错,于是天天到老师傅摆的摊上去买他的“糟味”食品。久而久之,两人熟了。当他提出要学手艺时,老人却犯了难。“糟味”是家传手艺,民间一般都不肯外传。沈志华碰壁后并不气馁,天天去“软磨硬泡”,并把自己打算将糟味打入杭州市场的想法告诉老人。老人最终被感动了,将手艺传给了他。
“糟味”制作工艺复杂,他总是一遍遍重来,这种精神打动了师傅,于是决定把毕生的经验传给他。一年后,沈志华决定到杭州创业,师傅在临行前嘱咐:“‘嵊州糟味’是嵊州的一块招牌,祖宗传下来这样好的东西,你一定要做出名堂来!”
希望别人学以致用
嵊州“糟味”很快在杭州做出了一定名气。许多大超市主动提出和他合作。他告诉记者,他想把“糟味”做成一个产业。
但回顾过去,沈对记者说,当初学成的技术后来没用上,这的确是一种遗憾。沈当初去日本研修时,也经过了严格的考试,实在不易。和他当时同批去日本研修的另5人至今仍在绍兴,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学的是钢架构专业,所以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绍兴,依旧能发挥所学的专长。
目前,绍兴每年也还在向日本公派若干名研修生。沈说:“希望他们能真正把所学的技术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