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往往是许多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最难熬的日子,他们一面要隔三差五地参加“告别晚宴”,一面还要赶各种招聘会的场子,应付种种面试。然而,就在他们感叹工作难找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也在连连感叹招不到本地生源,形成了一个无奈的“瓶颈”。
省人才市场九成岗位来自民企
在省人才交流中心正在举行的省内全国百强县系列招聘会上,80%的招聘企业为民营企业,需求人才主要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等类型的人才。省人才市场统计的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我省纳才的第一大户,一季度到省人才市场设台招聘的单位中,民营企业占到了80%以上,所推出的岗位占87%。
又出政策又送资金吸引人才的百强县在我省屡见不鲜。4月22日,新昌县第一个来到省城杭州招兵买马,揭开了百强县系列招聘会的序幕。新昌县政府表示,引进急需紧缺的人才可不受身份、学历、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规划建造9幢高层住宅作为人才公寓。
民营企业的平均薪资水平也在突破人们想象。据省人才市场对2004年所作的统计,一些县市的民企薪资待遇甚至高于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一般性人才年薪在2到4万元左右,部门主管及技术类人才平均年薪在6万元以上,中层年薪在10万元以上,高级人才年薪在20到80万元的也大有岗位在。
本地毕业生婉拒签约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和民企强烈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内各高校本地生源毕业生的冷淡态度。据浙江省人才市场统计的数据显示,地方县市来省城杭州招聘的人才,最后签约的90%以上是非杭州生源的毕业生,50%以上是非浙江生源的毕业生。因为浙江高校面向全国招生的并不多,许多省外高校的非浙江生源毕业生反而成为民企眼中最靠得牢的“老实人”,成了县市招聘会的真正主角。
楼先生是某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去年年底他看中了几名本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小丁就是其中一人。今年3月份,楼先生非常满意他的工作,就提出签就业协议的事情,小丁却说:“现在我们学校还没有发就业协议书呢,等发了再说。”3个月后,公司里另外几名大学生已经陆续签了就业协议书,楼先生再次找到了小丁,又被婉拒。
对于小丁的犹豫,楼先生心里其实很清楚,他说:“这样的情况我一些朋友也遇到过。因为民企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我们内心里更乐意找本地人,但确实有一些本地生源的毕业生觉得民企不上台面,不签合同走起来方便。”
就业民企是一种双赢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监察科科长王鸿辉说:“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就业协议就是应届毕业生的护身符。”省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副部长方说,毕业生如果没有签约,到时学校就会把档案和户口等人事关系遣回原籍。
杭州一猎头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前两年最关键的是学本领,民营企业因为对人才的强烈渴求,必然会全力培养一些有潜力的苗子。先去民营企业磨练两年,既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