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杭州市招办和交警部门的统计表明,昨天高考第一天共有20位考生出现“情况”,其中包括忘带准考证、遗失准考证、走错考场以及出门太晚路上被堵种种。这还不包括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为考生排除了困境等没能统计到的情况。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的非常态其实每年都在重演,只是考点不同,主角在换。昨天,浙大附中考点有一位送考父亲非常不解地自言自语: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孩子怎么会这么糊涂?他的困惑应该也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解答一:面对应急源的三种机制失调
专业从事心理研究的杭州市第七医院心身科主任陶明主任医师认为,像遗忘准考证、走错考场这种情况固然可以用“粗心”来一笔带过,但却不能涵盖其全部心理学内涵。毕竟这些对十八九岁的高考考生来说是基本的生活能力,它的缺失暴露的是考生们在面对高考这个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的应激源时,在情绪机制、兴奋机制以及心理机制上出现反应偏差。
情绪机制。人在焦虑时都会出现注意力分配困难,顾此失彼。考生对考试越紧张压力越大,对考前准备越容易出现失误,尤其会忽略准考证、考场之类平时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注意的细节。此类考生一般考前就会出现明显不安,复习或上课时总想上厕所,对周围环境噪声异常敏感。
兴奋机制。由于对考试过于兴奋出现抑制机制,这是人体的自然反应,是一种保护措施以适应外界刺激。但是这种抑制是没有选择性的,大脑皮层的反应速度也因此会减慢,甚至出现空白。此类考生一般在考前会对同学的考试遭遇特别在意,比如看到别人失误就担心会不会轮到自己等。
心理机制。高考无疑是紧张的,对心理承受能力稍弱一些的考生来说甚至是一种痛苦,这就使他们潜意识里产生回避意识。准考证对考生来说就意味着高考,如果忘了或者丢了就不用再面对考试了。这并不是有意识地遗忘,只能说明考生下意识地想逃避困难。出现此类问题的考生会在考前就有丢三落四的迹象,比如漏做题目、看错命题等。
解答二:墨菲定律
从概率上来说,有人带准考证,就一定会有人忘带。尽管遗忘的可能性很小,但总会发生。持这类观点的人称,这是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从杭州第一天高考(包括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遗忘准考证的“坏事情”真的发生了,但幸好没有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并没有考生因此失去考试资格或者更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