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以城市改革为主要战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把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
4月25日,陈云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在杭州汪庄亲切地交谈。当时,谷牧负责开放工作。
一个月前,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
会议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收而是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推进城市改革和开放沿海城市,无疑是这一年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会后,谷牧带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大字排印本,从北京专程到杭州送陈云审阅,并向陈云汇报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的情况。
陈云曾经说过:“我虽然没有到过特区,但我支持搞特区。”他多次派秘书到深圳、珠海特区了解情况,并打算到经济特区看看,但终因身体状况而没有成行。
陈云对《纪要》颇为重视,认真看了两遍,亲自做了几处改动。他说:“其中有两点我很注意。一是说要有‘拳头’产品。现在特区还没有‘拳头’产品,深圳也没有。但深圳有新的管理办法,这也是‘拳头’。另一点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内销。国内市场不能不让出一些,否则对外资没有吸引力。问题是让多少,‘一定比例’,可大可小。”
随着交谈的深入,他说:“《纪要》里提出,一定比例由计委掌握,要研究办法。对国内工业,不能保护落后。要使自己的东西一步一步地进步,达到先进的水平,这还是应该提倡的。”他提醒说:“自己必须发展正在发展的东西,不要被外面进口的东西挤掉,比如发电机组,开始是几千千瓦,现在搞到三十万千瓦,这样的东西就要保护。”
“开放沿海14个城市,我同意。”陈云态度明确。
当时,有人提出搞特区货币。谈到特区货币,陈云不由陷入思考:“对是否搞特区货币,我考虑比较多。货币发行权还是要集中到中央,如果各个特区都发货币,实际上就是两种货币并存。而两种货币并存,人民币的‘腿’会越来越短,特区货币的‘腿’会越来越长。因为‘优币驱赶劣币’,是货币的客观规律。”
特区以后的实践证实:陈云不同意搞特区货币的意见是正确的。这次谈话,对全国城市改革的深入开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形成了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的决议。决议在扩大地方权限、给外商投资者若干优惠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西湖边,陈云写就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