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王均瑶胆大“包天”同为温州经济改革突破性标志的胆大“包江”,日前已尴尬落幕。记者昨日从温州市永嘉县农业局获悉,该县政府近日已下文决定,终止与季展敏等人对永嘉县景点楠溪江的“全流域包江”合同,重回20年前分段承包经营的老路。永嘉县政府的一纸决定,宣告了“全流域承包模式”的彻底失败。
“包江”者遭遇执法难题
温州永嘉县的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素以水秀、岩奇、瀑多著称。
1998年,当地人季展敏等10人通过公开投标,以518万元的价格承包了楠溪江3万余亩的水域,承包期为12年。
“中国首次包江尝试”始作俑者季展敏被称为“包江第一人”。
然而,这种改革打破了当地沿江居民承袭数千年的生活方式。而且,此前楠溪江的自然资源一直是人人可享,能否承包经营在法理上也难有定论。
“包江”的结果令承包双方始料不及。此后沿江居民毒鱼、炸鱼、电鱼等恶性偷鱼事件接连发生。由于没有执法权限,季展敏等人组建的渔业公司管理工作难以为继,逐渐放弃了对楠溪江的经营管理。
农业局终止“包江”合同
去年7月,永嘉县农业局单方面终止了承包合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楠溪江一直采用分段承包模式,但承包者比较急功近利,所以我们希望以全流域承包方式来保护水产资源。”永嘉县农业局水产站有关负责人昨天说,“最终事与愿违。‘包江’反而引来了当地居民短期内对渔业资源疯狂的破坏式捕捞。”
永嘉县人大等机构去年初调研后如是描述:“三百里楠溪,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香鱼、中华鳖、雪鳗等,弥足珍贵。但近几年来,江中游鱼难得一见,珍稀鱼类几近绝迹。江中无鱼,流水不活。楠溪水趣无处可寻。”
“实行全流域承包后,水资源也遭受严重破坏。”上述永嘉县农业局人士说,楠溪江一直是该县的主要生活用水水源。
如今重回分段承包老路
全流域“包江”因与自然资源人人可享的内在矛盾导致的失败,让该县农业局不得不重新确定分段承包方案:永嘉县政府将委托沿江20多个乡镇政府行使辖区内渔业承包经营权,承包期限暂定为3年。
“新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借助基层政府的力量投入楠溪江的保护与管理。”永嘉县农业局官员解释。新方案规定,分段承包后日常护渔由承包者负责,乡镇、村两委协助县渔业执法部门处理违规案件,收取的承包经营费80%用于乡镇政府及村级的护渔管理,20%给县农业局用于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此外,为恢复楠溪江渔业资源,新方案规定今后每年都将设置一定期限的禁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