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
黄斌,宁波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现年81岁。他1944年9月入伍,1945年入党,1982年10月离休的老党员、老军人,离休前任台州军分区副政委。革命年代,黄斌参加了保卫烟台抗击日军的战斗;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1992年以来,他用一名老党员的淳朴真情和老军人的拳拳爱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竭尽全力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到今年6月份,他和老伴胡瑞芝先后与104名孩子结成对子,多年来捐助的经费累计超过20万元。
6月8日下午,宁波军分区离休干部黄斌家里的电话响了,在电话机旁守了半天的老伴胡瑞芝赶紧接了起来。“奶奶,我是雯文,我考完了!”刚刚结束了高考的叶雯文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拨通黄爷爷家的电话,向他汇报考试情况。
知道是“孙女”打来电话,黄斌也乐滋滋地把耳朵凑了过去,两老口笑眯眯地听着孩子在电话里喘着气汇报。“从小学开始,叶雯文就和我们结了对子。她爸爸得了癌症不幸去世。妈妈改嫁,她就跟着奶奶过。”黄斌和老伴说起叶雯文眼里充满了爱怜:“雯文非常懂事,经常写信给我们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前几天还来信说:‘爷爷以后少寄点钱给我,我现在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黄斌和老伴胡瑞芝翻看着孩子们的来信(钮德 摄)
助学孩子 点缀暮年光辉
放下手中的电话,黄斌和老伴胡瑞芝心里还久久不能平静。聊到和孩子们的故事,二老打开了话匣子。从1992年黄斌和第一批孩子结上助学对子,已经过了整整13年。“这前前后后总共有104个孩子认了‘黄爷爷’,扳着指头认认怕也要半天。不过老头子记性好得很,每个孩子都能对上号,还经常写信交流。”老伴胡瑞芝从电视柜里拎出来三大袋信:“这些都是,别的地方还存着好多。每次孩子们一来信,他就急着回,写完了总会记得在信封里头放上一张邮票。”
“孩子们家里都不富裕,我是怕他们没法回信给我,让我怪牵挂的。”黄斌说,穷人家的生活,那滋味不好受。小的时候,他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父亲迫于生活在他8岁的时候就闯关东谋生去了。“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挖野菜吃,明明知道有毒,我们也得把它吃下去,不然就要饿死。”10岁的时候,黄斌才有幸进学堂念书,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读书,断断续续地读了四年,家里就没钱供他了。从19岁参加革命起,黄斌就深深感到有文化的重要性,“在部队里,我们行军打仗都抽空认字。有的同志身上带着认字的小卡片,还有的行军的时候,前面的同志背着小黑板,后面跟着的同志就着小黑板识字学习。”
从1992年给丽水的失学孩子杨传芳寄出第一笔助学金开始,黄斌感到生活中有了一份新的事业。“衢州的两姐妹徐安伟和徐安红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当时我那个心酸啊!孩子们多想念书啊!安红那个时候才11岁,现在她已经读高中了,她来信告诉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地方政府有困难,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该挺身而出。”黄斌说:“我们不讲这是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为社会尽了多少力,我80多岁了,人生不多了,就看到最后能不能把我们最后的历史书写好,给后代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了!”
二十多年来,黄斌夫妇捐出了20多万元帮助那些失学孩子(钮德 摄)
老伴支持 爱心廿载不断
老伴胡瑞芝也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兵,今年他们刚刚度过了金婚大喜。“很多孩子都把我们当作救命恩人一样,余姚一个孩子的奶奶就拉着我的手说过,‘没有你们我们家的孩子就没法上学,我们家的生活也就没啥指望了’。”胡瑞芝说:“逢年过节,我们家都会很热闹。在余姚我们结对了三个孩子,每年杨梅熟了,他们都会捎来给我们尝尝。平日里我们也喜欢孩子们来坐坐,和我们聊聊天。”
“他做的事情一定错不了。”胡瑞芝是黄斌坚定的支持者。2003年春节前夕,贵州慈善总会给黄斌寄来了52个孩子的资料。看着照片里孩子们渴望的眼神,黄斌犯难了。“老头子,你可不能把他们退回去。”胡瑞芝坚定表态,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这些孩子接纳下来。
于是,黄斌带着52个孩子的资料找到了老战友,找到了做校外辅导员的学校,请大家一起帮忙。奔波了几天,还有36个孩子没有着落,怎么办?黄斌回家和老伴一合计,两人拼拼凑凑地拿出6000多元来帮助孩子们,那里头还有他们用来过年的全部开支。
年三十那天,两位老人早早地起床跑去买菜,打算在家和孩子们一起过年。“那天一家人就烧了4、5个简单的家常菜,孙辈们的压岁钱也省了。”胡瑞芝看着身边的老伴:“不知道孩子们怎么想,我们觉得那个年过的挺好的。”
“在家陪父母过年和出去吃饭对我们来说到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孩子也懂事,不会计较奶奶爷爷的压岁钱。但是看着父母平日里竟节约到要合用一盆水洗脸,却把钱省下来捐给别人,我们心里还是有点难过。”大儿子黄志勇说:“从部队领导职务上离休的父母完全能够安享晚年,但是他们宁可天天吃大饼、馒头和稀饭,宁可出门办事挤公交车,天再热都舍不得买瓶矿泉水。”
革命一辈子的胡瑞芝却不觉得受苦,她说:“我们从小也是苦孩子出身,现在的生活比那个时候可是好了太多。党和人民给了他这么多荣誉,我也顺带着沾了点光,但是和他比起来,我觉悟还不够,我要多多向他学习。”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是黄斌最大的幸福(钮德 摄)
儿女骄傲 精神感动众人
“不光老伴觉悟高,支持我的助学事业,大儿子黄志勇也在三年前和两个失学孩子结了对子。不光如此,他还动员自己的丈人一家也认了两个小朋友。”黄斌为家人的理解感到欣慰:“我女儿原本在人丰布厂做挡车工,三班倒的工作她没找我喊过累。后来下岗了,也一直拿政府规定的最低保障金过了好几年。我常常和他们讲,不要赶时髦,不要求享受,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和那些失学孩子们比起来,我们的生活过得很不错了。”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自力更生,别人都以为我们兄妹三个是高干子弟,一定沾了爹妈不少光。其实,这么多年过来,我们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在大儿子黄志勇的眼里,父亲是个“革命的不能在革命的人”。70年代在农村插队的黄志勇两次报名参军都没能如愿,让他直到现在都深深遗憾。而当时黄斌正担任宁波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在别人眼里不过拿起一支笔签个字的事情。“从单位下海经商,父亲也只过问了两句话:‘一定要遵纪守法’,‘要多为社会做贡献’。”黄志勇说,自己商海沉浮没沾父亲什么光,倒是父亲经常介绍自己结对的孩子毕业后来他那里找份工作。
儿子正笑着“埋怨”父亲,女儿黄晚霞也来了。大热天的,她都没舍得坐车,走得满头大汗。老伴胡瑞芝赶紧拧了把凉毛巾递给女儿。常言说得好,谁家父母不疼自家儿,可老两口硬是把省下的钱都捐了出去,没有一分接济儿女。黄斌早早地告诉自己的儿女,除了那么多年来他获得的荣誉奖章和证书,不会有别的东西都不会留给他们。
黄晚霞说她从来都没有埋怨过父母,相反,在她的眼里父亲可是个大英雄:“有时候我走在路上,突然听到电台里说着父亲帮助失学儿童的事迹,我心里顿时非常骄傲。”
“父母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党员’两字。他常说,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离休的党员。虽然作为子女,我们希望父母革命一生能够安享晚年,但是看到他们乐在其中,我们也觉得欣慰。只希望父母的精神能感动更多的人能一起来帮助那些不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