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两场的3000张票,现在已经出了近2000张了!看来,杭州人还是认陈佩斯这块金字招牌的!”昨天,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告诉记者,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落了地。
一周前,陈佩斯在杭州对自己的得意作品《阳台》显得自信爆棚,嬉皮笑脸中甚至还透出点“寂寞高手”的狂劲。而事实证明他的狂妄是有道理的,他这头“北极熊”(陈佩斯自喻)还真在话剧的“北极”——杭州蹦达开了。“与以往类似,这次演出的出票大多数还是靠团购,380元和480元的票基本上已经没了。不过,不少机关、企业单位团购《阳台》的理由很特别。”柯朝平有些神秘地说,“就是‘保先’!”
与普通的保先教育的文艺作品相比,《阳台》算是比较另类的。这个故事的现实性非常强:从包工头老穆讨债开始,引出侯处长贪污工程款以及包二奶的劣行,随后一幕幕喜剧在侯处长为情人购买的新房以及售楼处上演着……显然,这个戏是在揭露社会阴暗面,并在笑声中发人深省。而来买票的一些厅局机关和杭州滨江区街道机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这样真实的东西对于眼下的“保先”活动很有意义。
柯朝平介绍说,这次的零售票不到总数的40%,不过他认为这个比重将上升,因为喜剧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强劲:“在这个戏里面,陈佩斯把误会套误会、戏中藏戏的段子安排得笑料百出,有评论把《阳台》比作《虎口脱险》,认为该剧洋溢着一种智慧的幽默。这种表达方式对于热衷世俗文化的杭州人,认同感是比较强烈的。”“这次,还有个建筑业的老板买了不少张票,请手下的民工看。”显然,这是与《阳台》的剧情密切相关的,这个剧的故事是由一个包工头为民工讨薪而引出来的,而陈佩斯自己亲自扮演这个包工头老穆,对建筑工人而言自然很有种亲切感。“陈佩斯的喜剧在杭州居然变成了缓和劳资矛盾的工具,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
“五一期间的北京人艺话剧《天下第一楼》票房很差,三场出票还不到一半,同样是话剧,两者的差别太大了。”柯朝平在感叹中得出结论,“看来要搞舞台艺术,还真的得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