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日(20日)香港贸发局向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伸出援手之后,浙江官方再度对面临“融资饥渴症”的“微小企业”施以援手。昨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下发《关于开展“三年万家”微小企业培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微小企业”扶持计划——从2005年起的三年内,从信贷、管理、服务三方面培育1万家微小企业上规模,其中2005年计划培育3330家。
该项举措在国内尚无先例。加上此前该省出台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愈加成为小企业信贷改革的前沿阵地。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一位官员介绍,根据框定的计划,该省首先将建立微小企业培育信息库,对企业所属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进行长期“跟踪”,“凡2004年度产品销售收入没有达到500万元,2005年产品销售收入预计能达到或超过500万元的企业,都可作为2005年信息库跟踪培育对象”,并将享受到来自政府层面的信贷“关照”、管理培训、服务支持,以促企业达到“规模以上”。
在信贷方面,主管部门将会把该类企业重点推荐给金融部门,通过举办各类银行、担保机构、企业融资洽谈等活动,搭建银企合作通道。同时,该类企业也将优先得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援助”,优先享受该省即将出台的《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政策扶持。
微小企业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准,也有望得到提升,该省中小企业局将定期组织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给予创业诊断、管理咨询、机制创新等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其彻底‘洗脑’”。
此外,该官员表示,该省16个省级部门也将集中各自优势资源,重点为微小企业发展中的技改立项、入驻标准厂房、进入小企业创业园、企业减负和权益维护等问题大开“绿灯”。
在上述三类扶持措施中,中小企业局明确把信贷“关照”列为“一号措施”,有关人士甚至评价其为“雪中送炭”之举。
“在现行信贷体制下,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资本条件、贷款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而绝大多数微小企业处在创业阶段,资本实力相对较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信用等级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银行向其发放信贷的风险较大,管理成本也较高。”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财务统计处处长卢绍基指出,“因此,重点支持实为当务之急。”
社会服务的“群体性弱势”或许是微小企业应该得到政府额外“关照”的另一个理由。在20日举行的“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研讨会”上,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在阐述其率领“国际团队”巡游首选杭州的理由时也认为,“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也需要走出去,这就需要政府助推,帮助其壮大实力。”
据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数据,2004年,浙江全年新开私营企业7.55万家,该省经工商登记进入个私领域的资金已达4404.7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1.35%,比上年净增1051亿元。目前,该省中小企业已达108多万家,数量达全省工业企业的99%以上,其中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为106万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