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菜馆一度以大取胜。但从去年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店竞争不过小店的现象。去年下半年,位于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面积1.3万多平方米的五环喜乐大酒店关门谢客。而后,位于凯旋路的大阳光酒店也悄悄拉上了卷帘门。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杭城不少营业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饭店,经营状况都不是很乐观。有人预言,“航空母舰”式的大酒店将不再是杭州餐饮发展的主流方向。
冷:大酒店中午卖起快餐
“一旦上座率上不去,大餐厅巨额的运营成本将使其处境相当尴尬。”一位知名大酒店的管理人员如是说。
为减少成本,杭州很多大酒店千方百计想办法求生存:一些酒店门口挂起横幅,推出了午餐一律8折的优惠活动;阳光大酒店在涌金广场的分店,现在午餐时间上座率下降明显;位于文三路的花中城大酒店,其二楼更是在中午卖起了快餐;杭州久负盛名的大店新开元也开设了香辣厅,并做起了夜宵,晚餐营业后还接着供应夜宵,营业时间延伸到凌晨2点;黄龙世纪喜乐大酒店也将一车车的旅客拉到店内……
“如果没有旅游团队的支撑,位于湖滨的红泥大酒店生存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面对残酷的竞争,红泥餐饮不得不做“瘦身”运动,先是把杭州红泥花园一楼的停车场“让”给了肯德基;再是把海鲜池的黄金地段转给了NIKE(耐克)经销商;紧接着是富阳、萧山分店的关门。
打折、减薪、裁员……很多大酒店不得不开源节流。今年5月,杭州餐饮业陷入了罕见的低谷。杭州商贸网数据显示,4月份杭州市餐饮业的营业收入是3634.28万元,5月份猛降到1270万元;利润总额也从4月份的3581万元降到了5月份的1292万元,降幅超过了六成,总体出现下滑趋势。
热:个性中小店特色为王
3年前,杭州的第一家精致餐厅——玉玲珑在中山中路萌芽。老板夫妇是本地有名的设计师,出于自身职业的原因,这间餐厅在他们手下成了一件艺术品,让杭州餐饮业界眼前一亮。随后的南山路改造,又给精致餐厅的异军突起提供了契机。
2004年杭州餐饮业有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杭州城内一下子冒出大批中小型特色餐馆,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此外,海鲜一条街、麻辣一条街……也先后出现。在争夺消费者的拉锯战中,资本势力不强的小店产生了群体效应。
现在,“西湖春天”日平均客流量接近1200人,每天下午5点半左右,店内便排起了等待的长龙;“外婆家”已不接受预约,谁先到谁先拿号子,店外也常见几十米的长队;“暗香”又开了“暗香春天”和“简爱”两家分店;还有消息传出,“伊家鲜”将在金都宾馆开设分店。
食客们更讲个性了
大酒店的没落包括多方面原因,主要的一点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杭州市饮食旅店业同业公会的负责人对记者分析道,这也与很多顾客的消费习惯有关,以前请客吃饭讲究气派,面积越大,人气越旺,装修越好,面子就越足,对于菜的味道只要过得去就行,很多人上大饭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特别是前些年,大酒店营业额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靠“公款吃喝”创下的。
而现在,对于菜的口味以及餐厅环境,食客追求的是“个性”二字,杭州的餐饮市场为此也融入了多种元素,粤菜、川菜、湘菜、东南亚菜、土家菜……今天去感受一下异国菜,明天去尝辣,后天去西湖边的新天地坐坐,选择余地的不断扩大使个性化的中小餐馆备受宠爱,它们也从大酒店广泛的消费市场上分去了份额不少的一杯羹。
相比之下,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大酒店在管理和成本上都存在一定难度,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规模不经济”,规模越大就越难保证品质,风险也相对大一些,因此,“适度规模化”就成了很多发展商“保稳求发展”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