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长兴轻纺国际贸易城招商大幕的拉开,拥有一座功能强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这个曾经多少长兴轻纺人的梦想再次在人们心头升腾。为此,记者试从政府、专家和业界三方,解析长兴培育和发展轻纺专业市场的那份情结。
政府的声音:
“长兴没有理由不搞贸易、不搞市场,也没有理由办不好这个市场。”
“培育和发展一个繁荣兴旺的轻纺专业市场是长兴几代人的愿望,无论是从长兴建设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的发展战略出发,还是从长兴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来看,长兴没有理由不搞贸易、不搞市场,也没有理由办不好这个市场。”这是县长刘国富在日前召开的长兴轻纺国际贸易城招商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一席话。
刘国富县长代表政府表露的这份心声,可以追溯到几年甚至十几年前。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长兴轻纺产业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的时候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培育和发展轻纺专业市场的努力。”长期从事市场开发工作的县贸粮局副局长柏争鸣对记者说。
记得,早在1998年,县委县府即做出过振兴夹浦轻纺市场的决定,虽然目前该市场因为硬件落后等多方原因而显得不甚景气,但对当地轻纺产业发展曾经所起到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2002年,我县商贸流通领域成功引进长兴轻纺贸易城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市场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共有644套垂直排屋,是目前省内开发规模最大、建设档次最高的轻纺专业市场。其间,县政府于2002年9月2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长兴轻纺贸易城专题会议纪要》,重申了培育和发展轻纺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去年,在轻纺城一期建成后,副县长闵云带领贸粮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开发商代表等多方考察了专业市场,经认真分析研究后,数次赴义乌洽谈,诚邀义乌金视野市场经营咨询有限公司加盟。
今年年初,轻纺城市场培育工作被列入县政府工作要点之一。4月15日,旗下拥有一批资深市场管理、理论研究专家,且具有丰富市场管理经验的义乌金视野公司,正式接管轻纺城市场招商、管理工作。之后,县长刘国富专程前往轻纺城就市场培育和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副县长闵云、王庆忠先后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举行轻纺城市场培育座谈会。6月18日至6月31日,轻纺城正式对外招商。
在这文字枯燥的事件排列当中,在这紧锣密鼓的动作背后,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政府层面对加快培育和发展轻纺专业市场的重视和决心。
专家的共识:
“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是长兴由轻纺大县向轻纺强县跨越的关键之举”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长兴轻纺业,从无到有,从小做大,风雨兼程20年,逐步发展成为长兴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共有大小纺织企业1.7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0万之众,纺织机械近6万台,2004年所创产值接近140亿元,实现税利8.2亿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42.8%和27.6%。其中,长兴白坯布的销量占到全国总销量的1/5强,长兴也由此被称为“中国白坯布生产基地”。从产业基础来看,长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轻纺大县”。
纵观长兴轻纺产业的发展历程,它是以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为基础,众多贩运户为骨干,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一个缩影,是广大农村群众智慧与力量的一次集中体现。时至今日,在感慨长兴人民的创造精神,惊叹产业发展的蓬勃之势的同时,我们的心头却难免会有一丝急切、一份无奈。
“与起步时间接近、发展轨迹相似的绍兴、盛泽等地的轻纺业相比,无论是设备工艺、产品档次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等,长兴轻纺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明显落后。”在2003年我县举办的轻纺产业洽谈会上,省棉纺行业协会理事长章有鹤曾这样客观地指出。这些话乍听似乎有些“刺耳”,但现实的差距告诉我们,长兴仅仅还是停留在“轻纺大县”的角色,距离“轻纺强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警醒我们,市场竞争如逆流而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加快轻纺产业发展时不我待。
查找自身发展滞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探求对方获取成功的经验,却发现惊人的相似。长期从事轻纺产业研究的省外贸中心主任郭牧在长讲课时说过,“绍兴、盛泽两地的产业腾飞,主要在于他们都共同选择了一条‘工业化+专业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这种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模式。”实践证明,有没有一个市场,办好与办差一个市场,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加快培育和发展一个定位准确、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轻纺专业市场,是实现长兴由“轻纺大县”向“轻纺强县”跨越的关键之举”,这是众多业内专家“把脉”长兴轻纺业发展得出的一个普遍结论。
业内的呼唤:
“为从业者搭建一个市场平台,让长兴轻纺多的好起来、好的多起来。”
回到长兴轻纺业的生产者和经营户身上。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从微观角度来看,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熟练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销售半径不断拓展,并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从宏观角度分析,长兴整个轻纺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中间织造环节,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两头在外”,生产产品多为初加工的白坯布和低档的成品布,产业链的不完整甚至断裂,加之产品的低附加值,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波动反应敏感,赚取的利润少之又少。对此,义乌金视野长兴分公司董事长黄剑,他在跑遍江浙一带每个有长兴人的轻纺市场、每个卖布匹的市场后说,“长兴的轻纺业是在‘替他人作嫁衣裳’,别人眼中的‘加工基地’。”
如何让长兴轻纺业尽快摆脱目前的尴尬境地,亟待解决的难题很多。去年,县贸粮部门曾经做过一次调研,在被寻访的160多名轻纺生产经营户中,认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首选建立市场的有76家,其余或选择解决资金问题,或选择改进技术。
“在本埠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市场,改变目前既跑出去进货又跑出去销售的被动局面,将供货商和经营户直接吸引到长兴来,这样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支出成本,而且可以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发新产品”,雉城镇一名姓林的轻纺经营大户说。
县轻纺产业协会的一名负责人则认为,“为广大轻纺企业、经营户搭建一个能够方便信息获取、有效配置资源的专业市场平台,将有助于引导产业前延后伸,不断拓展产业链,使长兴轻纺产业多的好起来,好的多起来。”
从生产经营者的需求来看,建设一个专业市场显得十分现实而且迫切。
培育和发展一个繁荣兴旺的专业市场,是多年来一直萦绕在长兴轻纺人心头的梦想。让我们期待梦想早日成真,让市场这双强有力的“手”,托起长兴轻纺产业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