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第一位女影星:黄宗英
1925年农历五月廿三,祖籍瑞安的黄宗英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1年8月,黄宗英来到上海,在黄佐临的帮助下进了上海职业剧团。她年龄最小,大家亲切地称她“小妹”。
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她推上了前台。在曹禺《蜕变》一剧中扮演姨太太“伪组织”一角的演员因故未到,心急火燎的导演临时让她代替。就这样,黄宗英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活。黄宗英在舞台上的一举成名,是由于她在以她哥哥黄宗江为台柱的上海华艺剧社成功地扮演了喜剧《甜姐儿》中的甜姐儿一角。
1947年7月起到解放前夕,黄宗英先后在沈浮编导的影片《追》中饰演善良、正义的大官僚资本家的小姐叶文秀;在陈白尘、陈鲤庭编剧、陈鲤庭导演的《幸福狂想曲》中饰演被流氓霸占的寡妇张月华;在洪深编剧、应云卫导演的《鸡鸣早看天》中饰演因家乡沦陷,被逼流落烟花的王桂芳;在潘孑农编导的《街头巷尾》中饰演爱上了三轮车夫的小学教师赵淑秋;在田汉编剧、陈鲤庭导演的《丽人行》中饰演从事地下斗争的革命者李新群;在沈浮、王林谷、徐韬、赵丹、郑君里、陈白尘(执笔)编剧,郑君里导演的《乌鸦与麻雀》中饰演伪国防部一个小官僚的姘妇余小瑛。
此外,黄宗英在话剧和电影《家》中曾扮演过深受观众喜爱的梅表姐一角;在话剧《北京人》中饰演愫芳一角;在张骏祥编导的话剧《万世师表》中饰演过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1947年10月21日,温州光明电影院上映了黄宗英的处女作《追》,舆论风起,红极一时。
由于黄宗英在这些影片中的出色表演,使她成了一位深受群众喜爱的电影演员。
温州电影重要历程
1918年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以筹集红十字会经费为名义,在温州县城隍庙翔舞台演出旧址,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琐碎资料编成的无声纪录片,连映5场,票价为特等三角、头等二角、二等一角。
1927年,温州府学巷明德小学教师魏伯铭,邀集电影爱好者集资,在打铁巷水木石公会内搭棚尝试经营放映业,创立温州第一个售票放映场所。
1932年,温州第一座专业电影院光华电影院落成开张。初上映的有声片《野草闲花》风靡全市。
1947年10月21日,温州光明电影院上映温籍第一位女影星黄宗英的处女作《追》,舆论风起,红极一时。《地方新闻》刊登《追什么?》为题的评论,认为“这是一部深藏含义,感人奋发的好电影”。嗣后,又相继上映了她主演的《幸福狂想曲》、《丽人行》等电影。
1948年11月,温州瑞安籍编剧黄宗江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大团圆》,由清华影片公司拍摄完成。
1948年12月18日,我国第一部越剧影片《祥林嫂》,在大光明、大华两家电影院同时上映。
1950年温州城区电影院的票价为日场800元、1000元(旧人民币);夜场1000元、1300元。
1964年9月23日,中央农业部农业科教电影制片厂在平阳县城西公社开拍农业科教片《满江红》。
1966年6月1日,温州作家沈国创作的瓯剧《东海小哨兵》拍摄完成,并在全国上映。
1973年5月16日,平阳灵溪(现属苍南)个体拖拉机超载乘客往福建观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途中发生翻车,造成25人死亡,34人重伤,14人轻伤的恶性事故。
1982年6月,武打片《少林寺》上映,轰动一时,仅市区共放映715场,观众727900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
1983年5月27至31日,在我市江心屿拍摄完成的故事片《何处不风流》,在市区13家放映单位映出196场,上座率百分之九十三点七。
1986年7月1日,瑞安华侨电影院举行《美丽的囚徒》首映式,主演瑞安籍青年演员陶慧敏回故里与观众见面。
1992年12月31日,全市电影系统增设镭射电影放映厅的有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