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点缀。”“艺术教师不是校园的‘第三公民’。”昨天,在“浙江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术论坛”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等十多所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者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浙江大学率先表示,希望将艺术选修课变成必修课程,并希望向全省高校推广这一模式。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中关于省内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建议将下发到省内各高校,以促进各高校对艺术教育、艺术教师待遇的重视。
教育缺失
理科生认为《思乡曲》描写战争
“普通大学,尤其是偏理工的大学,确实有些学生比较缺乏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省内某高校一名从事音乐欣赏教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同为欣赏《思乡曲》,文科学生可以写上满满两页纸的体会,而部分理科学生最多只能用五六行字来表达。“相比之下,一些理科学生对于艺术、情感的体验、审美能力相对比较弱。有人甚至认为《思乡曲》表达的是‘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
尴尬现状
万人大学只有一架钢琴
一位在省内某民办二级学院从事艺术教学的老师感叹,自己学校有上万学生,却只有一架上声乐课用的钢琴,不少有特长的学生练琴还要走后门。为了让学生能在大学里继续进修钢琴课,这位老师不得不在校外到处求“琴”,最近终于有一家企业答应以比赛赞助的形式向学生提供10架钢琴。
在昨日召开的“浙江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术论坛”上,来自省内十多所高校的代表普遍反映,尽管浙江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较之其他省市已属前列,但较之高校公共语文、数学、外语,其定位、现状、受重视程度并不乐观。省内除浙大外,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没有正式教师编制,一些学校采用外聘艺术教师的方法来节约成本。有些学校甚至认为,学生社团就可以行使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许多公共艺术教育老师都认为自己是“三等公民”、“不受校领导重视”、“我们只是大学的点缀”。
陈振濂也表示,要提升公共艺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必须引入学科化思维,在课程构成、教学法、师资知识结构上进行变革。
改革疑问
艺术必修课是否增负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陈振濂教授表示,为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改变艺术教师在学校中的“点缀地位”,学校有意将原来只有两个学分的艺术选修课发展为必修课,这一举措在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已在实行。不过,目前并非所有学校都认为必修课可行,对一些本身专业课较繁重的学生来说,增设必修课可能反而成为课业负担。
改革前景
普及艺术科要循序渐进
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表示,目前高校大多注重学科建设、校园建设,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投入不多。这与目前的大学的评估体系标准有关,现代高校的艺术教育,高校的领导要比学生、老师更有意识。
公共艺术教育是否成为必修课,也不能一概而论。目前许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只有一两名老师,还有一些刚刚“升级”的学校连专业课的师资都十分缺乏,更谈不上艺术师资的配备,对于这类学校,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些课程任务比较繁重的专业学生来说,增添一门必修课可能会导致为其增添学业负担,不利于减负。
专家认为,高校应该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其中包括师资配备、设备、课程设置等。公共艺术教育一定要有学科化思维,不能是有因人设课、缺乏教学目标。
鲍学军表示,此次在“全省公共艺术教育学术论坛”上的讨论成果,将被整理成纪要,由教育厅向浙江省各个高校下发,希望各高校能依据各自条件,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改变艺术老师在高校中的边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