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上有一片全世界仅存的古柳杉群,长着2000多株古柳杉,虽历经千年风雨仍青翠依旧。但近日,一个个荔枝状的小突起物,却令古柳杉“华盖”焦黄,长势衰退,甚至造成了一部分树木死亡。这是人类最后一片古柳杉群,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古柳杉挂满荔枝状“肿瘤”
危害天目山柳杉的小小突起物,因为形似“肿瘤”,人们叫它“瘿瘤病”。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了天目山,站在躯干高耸的柳杉下,抬头望去,瘿瘤就像大个的妃子笑荔枝,密密麻麻地挂满柳杉枝干。挂上“荔枝”的枝干,叶子通常焦黄且稀少。
天目山管理局副主任程宝坤有些愤愤地说,这些家伙抢先吃掉了本来输送给枝干的营养和水分,阻止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长此下去,不但枝干叶子焦黄,整株柳杉都将死亡。“就像那棵100来年的柳杉,已经不行了。”顺着程宝坤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那是一棵几乎全身焦黄的柳杉,在它前后周边不到1米处,挺立的也是粗壮柳杉,上面都长了数量不一的瘿瘤。
据程宝坤介绍,“这种怪病会通过孢子传染。现在正是孢子散发期。”记者从地上捡起作恶的“荔枝”,剥开后发现里面有棕色的类似木质的粉末,据说就是它随风释放出来,很快让其他柳杉感染上可怕的“瘿瘤”病。
“越有年头的古柳杉,抵抗力弱,更容易传染。”程宝坤说。
研究“瘿瘤”病的天目山管理局科技人员赵明水说,山上90%以上的柳杉都有“瘿瘤”病,只有极少量的没有。
目前,“瘿瘤”病源还没找到。
对比:瘿瘤病以前不算危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1997年前,瘿瘤根本算不上是一种危害。
记者在1991年出版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上看到:“根据森林植物病害的深入调查和标本鉴定,首次考证……如柳杉肿瘤病(天目山特有),面广量大,引人注目。由于生态平衡作用,保护区未发生成灾性病害。”
肿瘤病就是现在的瘿瘤病,而且古已有之。发现不对劲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那时候,天目山的柳杉令人费解地不断出现衰退现象,仅1996年至2001年间就死掉了585棵,而树龄在150年至300年间的占了9%。
工作人员发现,死亡的柳杉上瘤特别多,特别大。柳杉的神秘死亡是不是跟瘤有什么关系?
去年11月,天目山管理局请来国内众多顶级专家会诊,确认导致柳杉衰退的元凶正是夺取了营养的瘿瘤。
原因:酸雨破坏柳杉抵抗力
瘿瘤为什么会从良性转为恶性呢?
赵明水和专家们调查发现,酸雨要负起很大责任。原来上世纪80年代起,天目山周边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排放出来的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通过大气环流,在浙江西北区域海拔最高的天目山沉降下来,导致林木生存环境的恶化。
“来自杭州、宁波、台州等东南一带的工业废气造成的酸雨,对柳杉角质层产生伤害,造成伤口,病因很容易侵入。加上酸雨导致土壤酸度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难以被树木吸收,所以原来不算病的瘿瘤对体弱的柳杉来说,却有了致命的杀伤力。”赵明水告诉记者,专家检测后发现,天目山雾水的最大酸度竟达3.7。
“酸性强,伤口多,瘿瘤释放的孢子就容易在树上迅速生长,疯狂而轻易地吸走养分。”赵明水解释。
救治:喷药水只能延缓衰退
这是全人类最后一片古柳杉群,保护迫在眉睫。程宝坤介绍,目前天目山已经申请到100万元资金,用于治疗瘿瘤病。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爬上几十米高的用竹木搭起来的云台往柳杉枝叶、枝干上喷射营养药水。令人欣慰的是,在经过治疗后,一些得病不太严重的柳杉的枝叶枝干重新绽放了绿色生机。“但这样做只能延缓衰退,不是治标的做法。”赵明水说。
“费用很大!”程宝坤感叹地说,除了药水费用外,还要支付高空作业的人工费,而天目山上有那么多的柳杉,费用将很可观。
“要改变天目山的大环境很难。”赵明水有着科技人员的务实,他建议在死掉的古柳杉上辟出空地,重新种植新的柳杉,“几百年后,它们也是古树。”
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说,针对此病,我们正在积极地着手救治工作,比如在土壤中增加营养液。实验区正在展开科研,着手预防和防治工作。
新闻背景
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简称MAB)。柳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它的生命力通常比其他乔木旺盛。天目山的柳杉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乾隆年间,天目山一株2000多年的柳杉曾被封为“大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