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对17岁的海宁脑瘫少年一宁(化名)来说,这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日子。宏达高中学校褚建国校长亲手将一份录取通知书递到一宁父亲手里,对他说:“你的儿子是好样的,学校决定破格录取他。”
一宁的中考成绩是662分,因缺少体育成绩,这个分数距宏达高中的公费生录取分数线少了29分。然而,校长征得市教育局同意,对这位残疾少年给予特别关怀。
一宁经历了同龄人少有的磨难。妈妈生下他时,他因缺氧救治不及,患了脑瘫。1周岁后,他仍双腿踩不稳,手指抓不住东西。
爸爸妈妈带着他跑遍了上海、杭州的大医院。他的大腿关节、脚踝上,前后开了6次大刀。现在,他可搀扶着走路,但走不稳,走不远,稍不留神,摔成个“嘴啃泥”,没人相助,他爬不起来。
9岁那年,他上了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5岁时,他升入初中。一宁的父母是下岗职工,原先在老家盐官镇上开杂货店。父母就把小店关了,将家搬到了长安镇,租房开了皮鞋店。父亲一如既往用摩托车接送他上学。
暑假里,老师家访,对他父亲说:“这孩子虽然有脑瘫症,却爱读书,你们该给他选一所更好的学校。”于是,父母选中了民办的宏达学校。他们又将生意红火的小店关闭了,将家搬到了硖石,租了一间房住下来。父母还是做皮鞋生意。
去年,父亲想到一宁马上要中考了,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便用全部积攒买下一套住房,于是有了“三迁其家”。
一宁上学时,父亲每天早上送他去学校,午后接他回家。中午则是母亲送的饭。每天早上7点前,一宁的父亲开着摩托车到学校,后边坐着儿子;晚上9点,晚自习一下课,父亲一定准时到校,将一宁接回家。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雪天,天天如此。
几年前,一位政府领导问一宁父亲,你是属于政策照顾的家庭,你们怎么不生第二个孩子呢?父亲说:“这辈子我们就为了这个孩子,我和他妈将全部的爱撒在他身上了。”
一宁父亲说:“3年以后,如果一宁考上大学,我们又要搬家了。他在哪儿读书,我们就在哪儿安家就业。”
看着破格录取的通知书,一宁一脸高兴:“我要好好读书,念完高中还要念大学,然后找个工作,让爸爸妈妈日子过得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