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抗战胜利60年,昔日亲历的人们已近耄耋之年。当这些人渐渐老去之后,如何使得这段人类惨痛历史不被遗忘尤为重要。今天的人们对60年前的这场战争,到底了解了多少?记忆了多少?这场战争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民族的意义,现代人终究理解了多少?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日前,我们对生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三代杭州人分别进行了采访,采访的内容主要是: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抗战历史的?
从哪里看到过侵华日本鬼子的形象?
你到过抗战遗址吗?
生在和平年代的你,看过哪些与抗战有关的电影?
你看过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吗?你能说出几部?
你知道抗战歌曲吗?曾听过几首?会唱吗?
你知道国歌的由来吗?
你认为是不是该在青少年中加强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育?
“70后”:不同深度的记忆,共同的爱国情绪
杭州ECI通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70后”为主要员工、有跨国公司背景的IT公司。在这些整天与全球化背景打交道的IT公司白领的印象中,抗日战争占据着怎样的个人记忆?昨天,记者对该公司的16名“70后”青年进行了采访。
这些在大学时学理工科、职场语境相对国际化的IT青年,基本上都知道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对于抗日战争的文化记忆,16名员工却回答不一。这16位员工基本上是从教科书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抗战历史,他们中一半以上在影视作品、历史纪录片和老照片中看到过侵华的日本鬼子形象,16人有3人印象中的“鬼子”,只是艺术加工过的影像,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纪录片、新闻片或展览、老照片等与抗战有关的真实资料。
在受访的16人中,有11人至今没有到一处抗战遗址,另有4人到过北京“七七事变”遗址卢沟桥、3人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4人参观过淞沪战役纪念牌坊、3人到过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有1人曾到过郑州黄河花园口遗址参观,但记者采访的大多数70年代生人,对浙江的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和杭州泗水新村慰安所旧址都比较陌生,只有一人到过杭州慰安所旧址,其他人都是最近才从报上看到过新闻报道的。多数被访者都希望杭州能将抗战旧址保存下去,并尽快建立遗址纪念馆。
抗战文学作品对“70后”的影响似乎没有电影的影响大。16位ECI公司员工中将近一半没有看过与抗战有关的文学作品,只有3位“70后”读过5部以上抗战文学作品,像巴金的长篇“抗战三部曲”《火》、老舍的《四世同堂》、周而复的纪实小说《白求恩》、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以及《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钢》等。
“70后”们对抗战电影和歌曲倒不陌生。他们每个人都看过几部抗战电影,最多的看过20部与“鬼子”有关的中国电影。《南京大屠杀》、《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黑太阳731》、《甲午风云》、《狠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51号兵站》、《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这批“70后”青年,基本上都会唱几首抗战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地道战》、《游击队之歌》……那些或悲怆、或激昂的旋律,还在“70后”一代人的耳边回响。
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小小地吃了一惊,生于70年代的白领青年,16人中竟有3人不知道中国国歌的由来,不知道国歌与抗战民族救亡的关系。
在采访中,记者也鲜明地感到了“70后”们共同的爱国情绪。所有人都认为,历史不能忘记,在青少年中加强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育非常必要。ECI员工吕庆感叹地说,估计70年代出生的这批是最后一代还多少记得“日本鬼子”、“龟田”、“八格呀路”和“死拉死拉的”这些带着那段历史的特别意味的词儿的人,他不希望看到再往后的青年一代,只知道“数码天堂”、“索尼”、“松下”、“本田”,还有“东京爱情故事”,却对“鬼子”的侵华历史说不上什么印象。“70后”员工张剑平表示,非正义一方的日本搞靖国神社,为什么正义一方的我们却没有?我们国家也应该建立抗日烈士英灵社,纪念为抗战牺牲的英雄烈士,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80后”:对抗战、对国歌的记忆有些模糊
昨天,记者对来自浙大、浙工大、传媒学院等七所高校的20位“80后”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虽然被访者大都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但反馈的结果却令人遗憾:没有人去过任何抗战遗址(记者怀疑也许他们去过但记不起来了)、没有人能完整说出两部以上的抗战文学作品、更有甚者把国歌的词作者田汉说成了乔羽……
在采访中,最为统一的回答是了解抗战历史的途径,10位大学生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电影,同时表示“日本鬼子”的形象也是小时候通过电影深入脑海的。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大四学生柴颖(化名)表示,小学是接受抗日等爱国教育最为频繁的阶段:“那时候基本上每半个月学校就要组织看一次电影,内容也全是抗日之类的题材。”虽然隔三岔五就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大学生们看来,那种方式留给他们的印象并不深刻。树人大学的小陈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很少有人喜欢看,经常有同学在看电影的时候溜出去玩。不过那时候也都知道了日本鬼子是小眼睛、拿军刀、喊着‘八格呀路’的坏人。”
老舍的《四世同堂》、吴浊流的《亚细亚孤儿》、萧红的《生死场》……这些与抗战有关的文学作品,生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对此的了解少得可怜。在调查中,有3名大学生说不出任何的抗战文学作品,有5人勉强写出了一部,居然都是老舍的《四世同堂》,只有来自浙江大学和浙工大的两名女生填了两部作品,包括巴金的“抗战三部曲”。从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了解还是基本限于课堂,很少有人在课余时间会再去主动寻找相关的读物进行阅读。工商大学的金滔(化名)告诉记者,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课业负担就变重了,“想看本小人书都没时间,更别说抗战的书了。”
相比于文学作品,被调查者知道的抗战歌曲还算不少,比如《松花江上》、《保卫黄河》、《游击队之歌》等……但在“国歌由来”这一题上,大学生们的答案却让人啼笑皆非,其中有7人不清楚国歌的创作背景,有6人只知道歌曲的曲作者聂耳,更有一人把词作家写成乔羽、曲作家填成了冼星海。
也许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对抗战知识是能对答如流的。只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逐渐遗忘?“历史不能忘记”,我们希望留下的不是一种符号,是有血有肉、可以理解的历史。这种理解不是一种单纯印象,不是一个民族对于另一个民族的仇恨,而在于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曾经犯下罪行的是非判断,在于对抗战性质的判断,在于对那种反人性、反人类罪行的谴责与反思。
“90后”:历史是来自教科书、影视剧或网上的信息
在杭州城西的求是星洲小学,老师对刚考完试的六(1)班小同学说,我们等会要做一个小调查,对抗日战争感兴趣的同学来领问卷。出乎我们意料,小朋友纷纷涌过来领,最后我们共收回了16份问卷。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抗战历史的?与大学生们清一色回答“影视”这个选项,小朋友们认真地选了“教科书”、“与抗战有关的展览”、“新闻”、“电影”。小朋友说他们在电影、记录片里看过日本鬼子的样子,长着小胡子,拿着军刀,凶神恶煞的样子。女生们彼此咬着耳朵讨论,他们太坏了,太残忍了。她们旁边的小朋友接上一句,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日本兵杀中国人的图片,血淋淋的。他们到过的抗战遗址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杭州泗水新村慰安所旧址、卢沟桥、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但7位小朋友说没去过。记者后来问过老师,学校并没有组织参观,都是小朋友自行去的。
抗战的电影看过的就更多了,10个小朋友看过《南京大屠杀》,像《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地道站》、《平原游击队》等小朋友也不陌生。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在看过的抗战有关文学作品列举中,我们看到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样的答复,老师说现在孩子的阅读面非常广泛,对新闻同样敏感。
小朋友们听过的抗战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地道战》、《游击队之歌》、《黄河颂》、《保卫黄河》等。而16份问卷中孩子们都选择了应该在青少年中加强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育。有的孩子还补充“日本人正在让国人遗忘日本的侵略行为,我们更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90年代的孩子对这一段历史有着纯粹的印象。不像之前记者对大学生作调查时,他们有些漫不经心。我们现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信息急剧膨胀,很多事情容易被淡忘,但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应该不在其中。但小学老师担心,现在孩子的思维与生活还没有休憩相关的联系。他们放学回去,依然是兴高采烈地看柯南、奥特曼、一休……
记者不由想起2001年做的一个类似的调查:当时正读初中的孩子说这些问题不用做,他们都要考的。这让人疑惑他们究竟记住的是什么?仅仅是这些作为课本知识而存在的概念,还是沉重的历史?而为什么到了初中高中之后,孩子的记忆有了那样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