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谈吐风趣,善于模仿,会说上海话、广东话、苏州话、苏北话、芜湖话、金华话等10几种方言;他的方言知识引起警方重视,还协助警方破了一起诈骗大案;他在广播电视先后创办的每周一期的方言节目《阿林讲公德》深受听众观众的好评,被誉为“道德法庭庭长”……
他就是兰溪市戏曲协会副主席、兰溪电视台编导兼主持萧家林。日前,笔者慕名前去拜访,萧家林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
-奇事篇
方言助警方破案
我喜交朋友,喜四方云游,喜讲故事,喜欢喝酒,最喜欢的还是各地方言。那是1995年,当时我还在兰溪市文化宫工作,我在方言上的才能已经名声在外。一天,兰溪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人来找我,说他们受理了一起诈骗案——兰溪市糖烟酒公司的一位业务员在安徽收购油菜籽时,被一名叫于某某的当地人骗走款项56万元。由于在异地执行任务有一定难度,他们希望我能够利用一技之长跟警方到安徽跑一趟。
我满口答应,于是,受害方公司总经理、经侦大队两名民警和我组成一个特殊的专案组驱车前往安徽某县。
但在异地办案还是困难重重,当时这里还有点地方保护主义。到了开户银行,查询骗子的账户名“中意贸易公司”款项的去向,银行工作人员登陆一看,56万元起存的账户上只剩下100元!这时,我听到当地陪同的民警用芜湖话和银行工作人员嘀咕了一句:“于某某这小子,人家逮不住他,我能逮住他。”
于是,我用方言有一句没一句地向这位民警探听消息。这位民警起先搪塞,但一来二往,民警开始信任起我来,终于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于某某在芜湖镜湖区开了一家中意饭店。
兰溪警方确认中意饭店的负责人于某某就是56万元特大诈骗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事不宜迟。我们3人当晚前去中意饭店探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这次扮演的是上海客商的角色。点菜的工夫,我故意用上海话耍横:“你们这儿要什么没什么,还叫什么中意饭店?叫老板来推荐你们的特色菜!”于某某终于出现了,我心里也就有底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故意半开包厢门,用上海话高谈阔论做生意的规矩,并大大咧咧地四处乱走,摸清了这家饭店的环境。
回到镜湖公安分局,兰溪同行报告了他们的所见所闻,两地警方一起杀了个回马枪,当场抓获于某某和暴力抗法的部分马仔。
-奇人篇
没去过苏州照说苏州话
我从小喜欢看话剧,我小时候家就住在上海人民艺术剧场隔壁,父亲和剧场一位老工人熟识,每次有大戏,老工人就会拿给我家两张赠票,于是我从小就看了许多著名的免费话剧。
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的一台Victor牌收音机让我入迷了。我经常在被窝里收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苏州评弹、上海滑稽戏等节目。我的记忆力特别好,一般晚上听一遍,第二天中午重播再听一遍就能“鹦鹉学舌”了。
在元旦文艺晚会上,我找来一块小木板充当惊堂木,像模像样地说起了苏州评话《说岳全传》中的“老令公枪挑老铁龙”段子,从来没去过苏州的我把苏州话说得惟妙惟肖。
我只要听人家讲3天,就可以说人家的方言了。我现在在兰溪的电台和电视台都主持一档《阿林讲公德》的节目,少则数分钟、多则数十分钟,写好稿子只要看上三遍,就可以上镜录制,而且一遍就过。
我的记忆力真不是吹的,我至今能够一字不差地叫出初中同学的名字,可以背出每一位同学的学号,一共是54位。
-工作篇
用方言“嬉笑怒骂”
我20岁的时候从上海下放到兰溪游埠,3个月后,我已经是一口流利的兰溪游埠话,以至于当地人还向我打听那位满嘴上海话的青年是不是回上海了。后来我到了兰溪市总工会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经常走乡下村,又学会了兰溪诸葛话和厚仁话。我还经常用方言讲民间故事给老人家听。
2002年,在一次文联座谈会上,当时的兰溪市委宣传部长点名要求我组织一个宣传公德教育的方言节目,名字就叫《阿林讲公德》。从此,一档用兰溪方言评讲兰溪社会百态的节目诞生了,这个2002年6月15日开播的节目也成了浙江省第一个用地方方言主持并固定时间播出的社教类栏目。
它每次通过一个发生在兰溪人身边的小故事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由于播出形式像说书,非常迎合当地观众的口味。很快地,群众都会把自己碰到的听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趣事、气事告诉我,希望我能编个故事开心开心、讽刺讽刺、说道说道。
一天我去买菜,正巧一位陶瓷厂女工下岗后在菜场卖菜,激动地说:“阿林啊,我家有一年多没开窗户了,因为对面住户将厕所建在我家窗下,也没人去管。”我马上在节目中开讲,建设局和社区负责人立刻出面责令这家违章建房户拆除厕所。
有位姐姐诉说她的弟弟不赡养老父亲,如今老人睡在猪栏里……节目播出后,不堪舆论压力的儿子立刻将父亲接回家。3年来,《阿林讲公德》已经播出近200期。我利用自己丰富的方言知识“嬉笑怒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