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源远流长文化之河 千件民间艺术珍宝将展示
www.zjol.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9:56:1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杭州7月7日讯 苍南夹缬印染出的布匹是什么样的?麦秆薄片粘贴而成的图画有多漂亮?长兴百叶龙与其最初的原型花龙灯有什么差别?今天,笔者走进浙江西湖美术馆,在与我省民族民间艺术面对面的接触中找到了答案。
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品摆满了3层陈列厅,7月9日至13日,荟萃我省近几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的大型公益展示将在此举行,来自我省11个地市的1060多件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已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刚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64个项目有近半数在展览中亮相。在乐清细纹刻纸展示区,不仅陈列着色彩鲜明的刻纸成品,还摆放着3张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珍贵熏样,据民间工艺美术专家刘文沪介绍,熏样是细纹刻纸的样板,由我们的祖先放在煤炉上一点一点熏制而成,起的是复印机的作用,如今所存甚少。印染工艺的“活化石”苍南夹缬陈列在一层展区的一角,蓝底白花的布匹中隐隐透着一股韧劲,两块制作夹缬的工具雕板静静地躺在工艺精湛的布匹上,雕板上经岁月磨损的图案仍保留着唐代遗风,能印制出《百子图》、《龙凤图》等复杂图案。
欣赏这些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品,仿佛徜徉于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清代同治年间经民间艺人金翠娥挖掘制作的麦秆画,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中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单一的平面剪贴演化到了立体的剪贴造型,现场陈列的麦秆画《喜鹊》栩栩如生,已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不仅只有麦秆能剪贴成画变成艺术品,聪明的现代民间艺人还将河蚌、小米、赤豆、发丝、竹根等各种物什拿来摆弄,做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兰溪的陈少华专研贝壳雕塑近5载,他用几百斤珍珠蚌做成的《进宝阁》就摆放在展示厅的显要位置。在底层展厅,与长兴百叶龙紧邻而设的是一条花龙灯,前者鲜亮,后者暗黄,而百叶龙就是以花龙灯为原型逐步加工而成的。
此次展出的民族民间艺术种类丰富,涵盖了雕塑雕刻、金属工艺、民间纸艺、民间泥塑、竹藤草编、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种类,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在民风民俗中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品。龙档是乐清地区民间民俗活动最具特色的物品,乐清黄杨木雕工艺就起源于此,一层展区中央陈列的就是一条距今约百年历史、长80多米的龙档,这样规模的龙档需要1个劳力做上30个月才能完成。十番行牌是古时候唱戏班所用的装饰屏风,用樟木和黄杨木雕刻而成,贝壳镶底,象牙镶面,以戏剧故事为主线雕刻出各式各样的人物,上虞梁湖镇玩石村自清光绪年间先后做成了“韶雅轩”、“韶成轩”、“韶鸿轩”3个十番行牌,这次展出的“韶成轩”是由3名工匠用3年时间制成的。
据悉,为期4天的展览会期间还将选择部分表演形式强的民俗特色项目进行现场制作表演,展出的民族民间艺术均将收录成册,并从中评选出浙江省民间手工艺“天工”奖作品。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婷 通讯员 周航
编辑:
何始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