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莫让疏忽“拐”走孩子
“要不是你们,我们肯定还在找孩子。甜甜,还不快谢谢警察叔叔……”7月11日,来自安徽的王女士抱着3岁的女儿,对送回女儿的4名象山爵溪边防官兵连声道谢。
近段时间来,记者常接触到年幼孩子迷路回不了家、民警市民相助才找到家长的事情。孩子最终是回家了,可是民警心里却有一种忧虑,家长对孩子的疏忽不可小看,而且绝大多数父母在丢了孩子后,根本没想到报警。
多名迷童得警民相助回家
7月11日中午12点多,爵溪边防派出所官兵巡逻时发现,一个外地口音的小女孩正在哭泣。一问才知是忘了回家的路。由于小女孩讲不清父母的名字和住处,官兵只好一路打听送孩子回家,连续询问了100多名沿途群众、找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孩子的妈妈。
丢失孩子的妈妈姓王,两天前从安徽来爵溪打工。当天中午,贪玩的小孩趁她午休时溜了出来,等她醒后才发现3岁女儿不见了,但忘了报警。
无独有偶,上周末早晨6点,家住宁波洪塘的吴先生发现一个小男孩正站在路边哭,吴先生多方询问,仍不知小男孩家庭地址,随后拨打了110报警。民警带着孩子沿路询问了40多分钟,终于找到了家长。
家长称,自己在宁波某菜场做生意,平时小孩很顽皮,总在摊位周围跑来跑去,这天突然就不见了,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也没去报警,没想到民警将孩子送回来了。
父母丢了孩子就忘了报警
警方认为,许多孩子走失是因贪玩,趁父母忙于工作或者不在身边时出走,有少数孩子则怀着惩罚父母或最亲近的人的心理。因自理能力低,孩子们往往说不清自己或者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更不用说找到回家的路了。
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照看孩子。据统计,2至5岁的孩子是失踪比例最高的。
孩子走失后父母的表现,让民警们很失望。民警找到并送回家的幼童,远比家长报警的数字要多。民警告诉记者,孩子一旦出现意外杳无音信时,绝大多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惟一能表现出来的,就是无助和急切地寻找,根本想不到去报警,这给民警帮孩子回家造成很大困难,而漫无目的地寻找孩子,父母无异于大海捞针。
防止孩子走失警方支招
警方也提醒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平时应教导孩子不可独自溜出门。教孩子学会在关键时刻自救。比如,针对自理能力较差的低龄儿童,可在其衣服或书包等处,书写或绣上孩子的姓名及父母联系方式。针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应该教会他:走失后要站在原地等父母来寻,或主动找民警说出父母联系方式。
警方提醒,对2至5岁的孩子,父母应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家照顾。即使是在家附近,也尽量别让孩子独自跑开。数据显示,儿童走失最常发生的场所,恰恰就是自家附近。
警方还特别提醒,当孩子在商场等公共场所走失后,父母千万不要手足无措,应立即报警,留下比对资料,使民警更快地找到孩子并送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