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作曲者麦新亲自教唱;今天,歌声依然回响江山城——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每当听到《大刀进行曲》慷慨激昂的歌声,原江山战时妇女服务队成员郑丽芝就会跟着唱起来。她的孩子们都很惊奇:“妈妈怎么也会唱这首歌?还唱得那么准,那么有感情。”郑丽芝无比自豪地说:“这是《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教我唱的。”
在开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各种活动中,《大刀进行曲》是江山人演唱最多的歌曲之一。这首歌,从60多年前开始,就与江山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7年7月7日,在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3天后,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1917年——1947年,江苏籍,生于上海)创作了《大刀进行曲》,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不久,这首歌就传遍了全中国。
1937年11月,麦新随国民党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战地服务队30多人来到江山,以音乐鼓舞士气、动员群众、慰问伤员。江山市政协秘书长祝龙光介绍说:“‘淞沪大战’爆发后,郭沫若应第八集团军的请求,会同上海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刘晓、潘汉年及文艺界的钱亦石、夏衍等人,于1937年9月底筹建这支服务队,队里秘密建立中共特别支部。江山是他们巡回宣传的第二站。”
一到江山,中共特别支部就组织当地青年知识妇女成立战时妇女服务队和妇女教育推进会,开展救亡宣传,组织抗战募捐,发动全县妇女缝制棉衣、布鞋支援前线。
麦新虽为国民党文职军官,却早已是左翼音乐队伍中的优秀战士。在江山,他向特别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38年初,在江山县城外的西山上,麦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以后,麦新的工作热情更高,工作目标更明确——用歌声唤醒民众。天刚蒙蒙亮,他就在江山幼稚园组织排练,教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毕业歌》。其间他还创作了《游击队歌》等作品。白天,他奔波于大街小巷、码头车站,带领战地服务队员演出;晚上,他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埋头创作……
据江山抗战进步人士朱剑蓉回忆,唱《大刀进行曲》时,麦新要求我们唱得勇猛、刚劲,唱得热血沸腾。每到激情之处,他干脆放下指挥棒,双手紧握拳头指挥。
这首歌是抗日杀敌的号令。祝龙光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一次,唱到最后一声炸雷般的“杀”时,一位伤兵再也忍不住了,流着泪对大伙说:“我们这点伤算什么?我们要好好养伤,争取早日重返战场,打回老家去。”
《大刀进行曲》激发了人们的抗战热情。江山出现了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参军参战的动人情景,长台、峡口等地的10多名青年跑到皖南参加新四军。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战争,在进犯江山的75天中,我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进行大小战斗92次,毙敌824人。尤其是历时10天的仙霞关之战,江山军民以伤亡500多人的代价,取得了打死打伤日军1000余人的辉煌战果,粉碎了日军取道仙霞关进军福建的阴谋。
麦新在江山只停留了3个月,但《大刀进行曲》却永远留在了江山。今天,这里的单位都喜欢把《大刀进行曲》选为合唱的歌曲。江山中学校长王水说:“我们现在唱这首歌,是要学生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要趁现在青春年少,好好学习,将来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