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金华郊区的洪源、新狮、山咀头一带,聚集着一批河南籍驾驶员,他们都是大货车司机。国有水泥厂的运输权拍卖以后,他们受雇于灌装水泥车车主,每天往返于水泥厂和工地之间。然而,在一些车主的唆使或高额利润驱动下,他们中的一些人每天多了一个去处———散装水泥收购点。这些人一般从水泥厂装满水泥运到工地,卸掉几吨水泥后,将剩余的水泥以每吨150元的价格卖给散装水泥收购点。
在婺城区和金东区,这样的散装水泥收购点至少有十余处,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婺城公安分局至婺城工贸区路段,这里散布着8个散装水泥收购点。记者经过连续几天的暗访,了解到金华的地下水泥销赃市场从1992年、1993年就陆续出现,1997年至2000年达到高峰。按一人一天偷两吨水泥计算,一年下来,不法收入达到20多万元,比一年能赚到的运费要高出两三倍!
■缘起
普通农民大曝内幕
前不久,新闻热线接到一个匿名举报电话,称“有非常重要的事实情况反映”。
7月14日下午,记者如约和赵君(系化名)见面。赵先生自称是金华一位普通农民,认识许多专门给婺城区一些工地运送水泥的拖拉机司机,在一次随熟人购买水泥时,他偶然发现他们运输贩卖的水泥总是非常便宜,往往比市场上同品牌水泥便宜15%~80%,甚至不乏“尖峰”、“申华”等耳熟能详的品牌。但这些水泥并非来自正规销售公司,而是现场包装的,包装的袋子也不是水泥专用纸袋,而是各种式样的面粉袋。一问果然来路不正:都是工地上拉水泥的人“剩”下来的。
于是,赵先生多留了一个心眼。从去年春节起,每次跟熟人“车货”(从散装水泥收购点批发水泥卖到其他工地)时,他都记下这些所谓散装水泥收购点的地址和规模。从他掌握的情况看,市区西北角的洪源一带至少有8个大小不一的散装水泥收购点,有的摆放了多只大型散装水泥立罐,有的一天交易量达60吨~80吨。他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最后总是不了了之。最后,他决定将这份历经一年写成的“事实情况反映”和方位图亲手交给值班记者。
担忧桥梁工程质量
赵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一些桥梁、房地产工程的质量,因为被盗的水泥原本大多是要供应给这些工地的。由于不排除水泥厂承包车主及其雇用司机与工地看守内外勾结的可能,直到工程后期,施工方才会发觉水泥的实际用量和预算严重不符,这时候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偷工减料,比如使用强度等级低一些的水泥。如果是小工地,也可能委托“车货”的拖拉机手到散装水泥收购点批发一些便宜的水泥。所以在婺城区、金东区一些地方形成了“偷了工地、卖回工地”的怪现象。
据透露,婺城区白龙桥镇、金东区一些乡镇的农民建房也都“慕名”前往洪源批发水泥,如果是用来粉刷,还无大碍;但这些便宜水泥往往是各种牌子混合成的,配比度不同,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砌墙容易造成硬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