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水产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开发为主导的综合性集团。经过几年努力,它已确立了在全国水产加工企业中的龙头地位。该集团的“超市精加工水产食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2.3亿元,明年5月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9万吨、销售收入30亿元的能力。这是舟山市水产品加工向规模化、精深化发展的一个典范。
作为舟山市“3×3”产业发展重点中二产的一个重点,水产加工业是舟山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正在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4年间,舟山市水产品总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30万吨左右,但水产加工产值从40亿元上升到了115亿元,增长了将近2倍,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那就是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同时利用国外进口的水产品进行加工。
但问题依然存在。随着近海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渔捞空间大大缩小,原料远远满足不了加工生产所需。长期以来,利用市外资源尤其是国外资源进行来料加工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舟山全市700余家水产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下企业占到70%,而且绝大多数企业无自主研发能力,精深加工比例依然很低。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驰名商标,与舟山市作为全国水产品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符。这些因素制约了舟山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正因如此,为实现舟山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即到2010年水产加工产值达到250亿元,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基地),舟山水产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扩量提质,关键在于加速发展精深加工。
扩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渔业资源,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二是扩大加工范围。提质的重点是研发方便食品、即食水产品、休闲水产品,模拟化食品和配制食品,保健品和海洋药物。要利用高新技术,使低值水产品及水产原料废弃物增值。
当前,舟山以沈家门渔港、海洋生物工业园区、浦西工业园区等为核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正朝着规模化、精深化方面发展。港明、兴业、震洋等一批水产企业利用国内外的原料,发展两头在外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效益喜人。海洲、海之格、金星等一批水产公司通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努力做大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全省第一家水产品公共保税仓库——禾峰公共型保税仓库也将于今年9月底建成投入运行。以生产海洋药物为主的海力生扩建搬迁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与此同时,浙江海水产品商标品牌基地筹建工作进展顺利。舟山(无公害)大黄鱼、南美白对虾、梭子蟹、贻贝等地方标准已形成初步框架,舟山带鱼的地方标准也正在加紧论证中。
目前,列入舟山市扶持培育的水产品加工重点骨干企业已有14家,该市计划到2006年力争形成一批年产值上5亿元乃至上10亿元的企业群体,实现若干精深加工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