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讨厌的蚊子让人惟恐避之不及,可是在杭州消毒监测与生物媒介防制所(以下简称“消媒所”)却有这样一群人,哪里蚊子多就偏偏往哪里去。所长倪晓平说:“蚊子是自然界中少见的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生物。研究蚊子、让蚊子越来越少,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
捉蚊子的活挺辛苦
要研究蚊子,当然要先捉到蚊子。为了搜集各类蚊子,专家们就得跑到蚊子出没的地方。库蚊在家里就能找到,按蚊在猪圈、鸭棚等养家畜的地方比较多,而伊蚊一般得跑到树林里找。消媒所的工作人员,一般是选在日落后1小时开始捉蚊子。
捉蚊子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蚊管,就是一根长长的胶皮管上带着一个喇叭形玻璃罩。找到蚊子后,把吸蚊管上的玻璃罩对准蚊子,用嘴一吸,蚊子就进了玻璃罩逃不出来了。然后向玻璃罩里打进乙醚,蚊子就被麻醉昏死过去。这样就可以把蚊子取出,供作研究之用,或者做成标本。
吸蚊管是要研究人员用嘴巴去吸的,另一种工具是电动捉蚊器。电动捉蚊器类似一个微型电风扇,前端也有一个喇叭形玻璃罩,只要一按按钮,风扇就开始转动,依靠风力把蚊子吸进玻璃罩里,然后用乙醚麻醉。电动捉蚊器的缺点是,蚊子的翅膀和腿有可能被风扇打碎,这样供研究的标本就不完整了。
蚊子的密度是这样确定的
消媒所在杭州和睦、灵隐、长庆、采荷、南星五个街道设立有常年监测点,分别为四间一楼的居民房间。每年4月至11月,每月观察三次蚊子的密度。研究人员用专用捕蚊器在每间房里抓蚊子15分钟,4间卧室为1个人工小时。然后根据抓到的蚊子数量用公式计算蚊密度。
今年6月份,消媒所的工作人员在五个监测点共抓到了57只蚊子,57(总数)除以3(每月观察次数)再除以5(监测点数),由此算出今年6月杭州的蚊密度平均指数是3.8只/人工小时。而去年同期在5个监测点只抓到了65只蚊子。
杭州的蚊子这两年有下降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媒所所长倪晓平说,根据全市监测点资料显示,杭州的蚊密度正在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到2004年的蚊虫密度指数分别为:2.01、1.83、1.07,捕捉的蚊种主要是:库蚊、伊蚊和中华按蚊。
倪晓平说,杭州蚊子数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和杭州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是分不开的。杭州在近几年的旧城改造中十分重视蚊虫孳生地的治理,硬化路面、扩大绿地、减少积水洼地等都大大减少了蚊虫孳生繁殖的机会。杭州市爱卫办等单位还定期举行灭蚊活动,号召市民一起参与。全社会的参与使杭州的蚊虫密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蚊媒疾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蚊子也越来越国际化
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会传播许多疾病,如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国外蚊子还在传播一种名叫“西尼罗热”的疫情,情况十分严重。
杭州地方病防治所所长徐卫民告诉记者,由于交通的便捷,人口的流动,使得蚊子也越来越国际化,一些外来蚊子通过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当地安家落户,从而使蚊子跨地区、跨国境传播疾病的机会也大大增加。